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透析中的常见事故及处理PPT课件.ppt
文件大小:1.8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4.72千字
文档摘要

透析中的常见事故及处理

*一、血流量不足血流量不足是指从血管通路到透析管路之间的血流量不足的状态,表现为动脉压低、管路跳动、血泵部位的管路不充盈。动脉侧管路有气泡产生。(一)原因内瘘的血管狭窄,穿刺针位置异常,,穿刺针闭塞,动脉侧的管路弯折,内瘘侧的肢体压迫、弯曲,血压低下等。(二)对策首先调低血流量,调整穿刺针的位置。检查动脉侧的管路,如有弯折,立即复原。如为血压下降引起,应采取相应对策。穿刺部位的问题应重新穿刺。怀疑为内瘘处狭窄造成的,可进行内瘘的造影,必要时进行内瘘的修复。*二、静脉压上升静脉压上升是指血泵以下的管路以及静脉侧管路内血流通过障碍而造成的静脉压上升的状态。一般会造成静脉压上限的报警,可见静脉壶内的血液液面升高。血流量不足时可引起全部管路随着血泵的转动而跳动。穿刺失败时可见静脉血管局部肿胀。(一)原因静脉侧的血管狭窄,静脉侧穿刺针的位置不佳,穿刺失败,静脉侧穿刺针阻塞,静脉侧管路弯曲或凝血等。(二)对策静脉压警报响起后,首先应停止血泵,进行检查。如果透析开始后出现静脉压警报响起,血泵停止、静脉压下降,多是静脉侧的夹子*没有打开,这时候,由于静脉管路内的压力较高,应将流量调小,让血液慢慢返回体内。1.如是由于静脉回路弯曲引起的,也应注意应缓慢地将管路复位。2.由于静脉侧穿刺部位内渗血造成的肿胀,应立即拔针止血后,再穿刺。3.如是管路内凝血造成的,立即更换管路。4.如果不是管路内凝血,是穿刺针内的阻塞造成的,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不能解决时进行重新穿刺。5.如果不是管路内凝血或穿刺针阻塞的原因,适当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和角度。6.怀疑内瘘处狭窄造成的时候,可进行内瘘造影和修补。*三、穿刺失败穿刺失败可引起: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部位肿胀、血流量不足或静脉压上升等。对策静脉侧穿刺失败时应立即停止血泵,进行检查。一般是拔针后完全止血后重新穿刺。由于内部渗血造成躯体局部肿胀时,应在当天在局部进行冷敷,第二天以后再进行热敷。动脉侧穿刺失败造成引血不足的情况,如调整穿刺针位置后仍然不能改善时,也应拔针、止血、再穿刺,并注意记录血流量不足。穿刺失败后,如血泵停止,局部的肿胀不再扩大,或者局部未出现肿胀的情况下,原来的穿刺针不必拔出,可在其他部位重新穿刺,等待透析结束后再拔针、止血。*四、引血、出血表现为穿刺针、管路、透析器等部位有血液漏出。(一)原因穿刺针脱出,穿刺针与管路的连接不严、出现漏血,管路损坏,透析膜损坏,透析器与管路间连接不严,剪刀误剪断管路等。动脉侧穿刺部位到血泵之间多是负压,如果此部位损坏,不能引血,易造成管路内混入大量空气。(二)对策马上停止血泵,找到出血的部位、原因,必要时更换管路和透析器。估计出血量,如果出现低血压,应立即输液、输血。(三)预防妥善连接穿刺针与管路,减少漏血情况的发生。*五、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指动脉侧穿刺部位到血泵之间、静脉管路内混有空气。空气从静脉侧管路直接进人体内。(一)原因静脉管路的空气检测器发生故障,动脉穿刺针脱出,动脉穿刺针与管路连接不严密。动脉侧引血量不足,动脉侧到血泵之间的管路损坏,肝素盐水注射管路损坏,与输液管路连接处损坏、输液结束后有空气从排气针部位进入,血泵部位的管路损坏,透析结束用空气回血时的操作失误等。*(二)对策立即停止血泵,给予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同时估计进入体内的空气量,如是少量空气,可通过肺循环排出空气,不会引起大的问题。但如果是大量空气进入,可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血液下降、胸闷、胸痛、意识障碍、痉挛等症状。有时不会马上出现症状,通常会随着身体的运动继而出现脑栓塞,因此应让患者入院观察,并保持绝对安静。(三)预防妥善固定各个连接部位。透析中出现低血压进行输液时,输液结束前不要离开患者。静脉侧的空气检测器应保证处于良好状态,每次巡回都要认真检查。*六、透析器、管路内凝血凝血是指透析器和管路内血液凝固的状态。出现动、静脉压上升,跨膜压(TMP)异常,血流不佳等状况。(一)原因忘记输入抗凝剂,血泵长时间停止,过度的低流量透析,患者的血液凝固亢进(感染等)。血红蛋白增加、预冲时透析器内未充满液体、混有气泡,透析液温度过低等。(二)对策凝血比较严重的透析器应更换。此外,确认抗凝剂输入正常,注射量不足的情况下立即增加用量。*(三)预防透析开始后,确认抗凝剂的正确使用。透析结束后检查透析器,如有血凝块或残血增加时,应适当调整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