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doc
文件大小:4.47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3.6千字
文档摘要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或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一个企业内控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对促进中小企业规范性发展、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本文结合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措施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必须唤起中小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同时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让内部控制制度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创造效益、化解风险的武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会计职能以及加强会计核算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特点

众所周知,从coso内部控制整体的框架来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环境等五个主要要素。因此,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若想要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就必须以以上五个要素为出发点。但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之间又有所不同。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特点之监督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受到成本、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阻碍了其完善性发展,尤其表现在中小企业的专项监督方面。一般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考虑到成本效益方面,企业并没有设置专职内部审计等专门人员和机构,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专项监督机制这一环节相对薄弱,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引以重视,并不断完善它;其次,在中小企业自身持续性监督中,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受到人员、机构的限制,财务核算也比较简单,缺乏了一个周密而行之有效的功能,不利于规范企业管理。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特点之信息与沟通

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特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会计和统计方面。中小企业对于自身内部控制的关注往往具有很大的动因,如果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疏忽大意等,没能及时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会计系统,中小企业将会想方设法建立和健全会计系统。由于诸多因素原因,中小企业一定会不惜代价设立内部会计系统帐,并且借助内部会计系统帐达到控制目标。单纯从

如果中小企业自身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了达到控制目标,企业就必须要对控制活动进行严密的设计。笔者结合中小企业的自身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相容的职务彻底分离

虽然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比较少甚至出现短缺状况,因此中小企业的员工可以适当兼职,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到不相容的岗位彻底分离。例如出纳与会计、记账与核账、总账和明细账、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承担;工勤考核与工资制表、工资发放不能由同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全盘包揽等,以此减少人为风险。

(二)对涉及到财务会计以及相关工作授权批准的责任、程序、权限以及范围等内容进行明确规范

单位内部各级的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都必须在企业授权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行使相应的职权。我们不能只重视程序监督,对高层难以监督;不能因企业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为高层的心腹或为裙带关系,对高层管理者的行为不敢抵制等。

(三)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监督,重视企业内部稽核

内部稽核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来协助管理者完成管理目标。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可以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从企业成本角度考虑,企业可以不专门设立独立的稽核工作人员和机构,但是,在企业各项重要记录完成以后,还需要由其他专业人员对该相关记录进行稽核,特别是对于那些十分重要的记录,企业的管理层可以亲自进行稽核以便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善建议和意见,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四)提高电子信息质量,建立与完善电子信息系统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的电子信息系统已成为内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