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朔州市平鲁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4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7.43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朔州市平鲁区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执法记录仪在重大案件时才有必要使用

B.执法记录仪在民警到达现场时开启,至警情处理完毕后关闭

C.执法记录仪可带可不带

D.执法记录仪最主要是用来保护民警自身,即使不带也没影响

【答案】:B

2.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B.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C.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D.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答案】:D

3.依据辅警工作职责和岗位性质特点,按照()两大序列,设置了七类岗位

A.文职,勤务

B.综合技能,专业技能

C.协勤,辅警

D.文职辅警,勤务辅警

【答案】:D

4.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执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序列。

A.警务技术职务

B.警务指挥职务

C.警官职务

D.警员职务

【答案】:D

5.违法行为人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

A.应当加重处罚

B.可以从重处罚

C.应当从重处罚

D.可以加重处罚

【答案】:C

6.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予以处罚。

A.扬言实施放火

B.寻衅滋事

C.扰乱单位秩序

D.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答案】:D

7.你是一个查缉小组的指挥员,你们的任务是检查嫌疑车辆,在盘问驾驶员发现有重大嫌疑时,应让其()。

A.从副驾驶室下车接受检查

B.停留在车内接受检查

C.从车后排座位下车接受检查

D.从驾驶室下车接受检查

【答案】:D

8.民警甲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在淮河路一小区有人跳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民警甲应当及时与跳楼者亲属取得联系,并要求到现场对跳楼者进行劝阻和安抚

B.尽可能的向指挥中心问清当事人的详细情况

C.民警甲到达现场后不需要拉警戒带,不用管理围观挑衅人员

D.请求指挥中心联系119、120到场

【答案】:C

9.民警在下班期间,看到贾某的钱被李某抢走所实行的行为体现了公安民警的哪一个职业道德()

A.严守纪律

B.忠诚可靠

C.团结协作

D.热诚服务

【答案】:D

10.由前面接近的单警控制技术有()。

A.抱膝顶摔控制

B.锁喉摔控制

C.压点控制

D.切别摔控制

【答案】:D

11.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

A.记大过

B.禁闭

C.撤职

D.警告

【答案】:B

12.陈某私开摩的拉客,某卖淫女华某乘坐过他的摩的后,留有陈某的电话。华某每次赶场去卖淫时,都拨打陈某的电话,让陈某接送。陈某对华某卖淫一事心知肚明,但他只收取正常的车费。有一次,陈某把华某送到某宾馆,华某上楼后,陈某见几个警察在宾馆门口(接到举报到该宾馆查处卖淫、嫖娼活动),忙打电话通知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陈某的行为构成阻碍执行职务

B.陈某的行为构成为卖淫人员通风报信

C.陈某的行为构成介绍卖淫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案】:A

13.关于醉酒人员警情处置错误的是()

A.轻微醉酒人员优先考虑联系其家属将其领回看管

B.当将醉酒人员带至公安机关进行醒酒时,需有专人看管

C.可以对醉酒人员使用约束带或警绳进行约束

D.醉酒人员闹事、损坏公私财物不承担法律责任

【答案】:D

14.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B.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C.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答案】:C

15.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因同一违法事实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