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代谢类疾病
02
心血管疾病
03
肿瘤疾病
04
呼吸系统疾病
05
神经退行性疾病
06
骨骼肌肉疾病
01
代谢类疾病
糖尿病类型与并发症
1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高血糖,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减轻等。
01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常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
02
糖尿病并发症
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痛风发病机制
痛风石形成
尿酸盐在关节、软骨、肾脏等部位沉积,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变形、疼痛。
03
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导致尿酸在体内积聚,引发痛风。
02
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生成过多
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增多,进而引发痛风。
01
肥胖症诊断标准
BMI指数
腰围
体脂率
其他指标
BMI大于或等于28,即可判定为肥胖。
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视为腹部肥胖。
男性体脂率大于等于25%,女性体脂率大于等于30%,即可判定为肥胖。
包括腰臀比、皮褶厚度等,可作为辅助判断肥胖的指标。
02
心血管疾病
采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单独或联合使用,以降低血压。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镁、钙等微量元素摄入,控制脂肪、热量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戒烟限酒、保持适当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等。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防治策略
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
生活方式改善
定期监测
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脂
脂质代谢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脂水平。
01
吸烟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02
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03
遗传因素
冠心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有家族史者应更加注意预防。
04
动脉硬化进程阶段
6px
6px
6px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但尚未引起明显症状。
无症状期
动脉管腔完全闭塞,导致器官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坏死期
动脉管腔逐渐狭窄,导致相应器官缺血,如心绞痛、脑缺血等。
缺血期
01
03
02
坏死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影响器官功能。
纤维化期
04
03
肿瘤疾病
实体瘤筛查技术
包括X线、超声、CT、MRI等,用于发现实体瘤的存在、位置、大小以及形态等。
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组织活检
通过血液检测特定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辅助诊断实体瘤。
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肿瘤类型和恶性程度。
血液肿瘤分型方法
观察血细胞形态,识别异常细胞,如白血病细胞。
细胞形态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血细胞表面的特定标志,如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标志。
免疫学检查
检测血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改变,以辅助诊断血液肿瘤类型。
细胞遗传学检查
良性肿瘤处置原则
观察治疗
对于小且无症状的良性肿瘤,可以选择观察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肿瘤变化。
01
手术切除
对于较大或引起症状的良性肿瘤,应考虑手术切除,以避免肿瘤进一步增大或恶变。
02
药物治疗
部分良性肿瘤对药物治疗有效,如激素治疗可使某些肿瘤缩小。
03
04
呼吸系统疾病
慢阻肺分级标准
轻度慢阻肺
重度慢阻肺
中度慢阻肺
极重度慢阻肺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80%预计值,通常无明显症状。
50%≤FEV1<80%预计值,气短症状加剧,运动时明显。
30%≤FEV1<50%预计值,气短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FEV1<30%预计值,气短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支气管哮喘控制方案
避免过敏原
药物治疗
长期管理
紧急处理
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减少哮喘发作。
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哮喘症状和控制病情。
建立哮喘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监测、调整药物和生活方式等。
学会识别哮喘急性加重,及时使用快速缓解药物并寻求医疗帮助。
肺纤维化影像特征
网格状阴影
高分辨率CT显示肺部出现网格状阴影,是肺纤维化的典型表现。
磨玻璃样改变
肺部出现磨玻璃样改变,表示肺泡腔内充满液体或细胞成分。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支气管和血管束的增粗和紊乱,是肺纤维化的重要征象。
蜂窝状改变
晚期肺纤维化患者,肺部可能出现蜂窝状改变,表示肺泡破坏严重。
05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程分期
轻度认知障碍(MCI)
记忆力轻度受损,思维、语言、判断力等认知能力出现轻度下降。
02
04
03
01
中度至重度痴呆
记忆力严重受损,几乎无法认识家人和朋友,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轻度至中度痴呆
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