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通信行业网络工程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海量机器通信场景,5G要满足每平方公里连接数为多少?
A、100个
B、10000个
C、10万个
D、100万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海量机器通信场景下,5G需要满足每平方公里连接数大于100万个,以满足大量设备同时连接和通信的需求。
2.对于室外开阔区域,包括绿地、公园、广场、街道等场景,建议采用()的建网策略最为合适。
A、5G+WiFi6互补方案
B、有源室分方式进行5G网络
C、宏微结合
D、室外宏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室外开阔区域采用室外宏站建网策略最为合适。室外宏站具有覆盖范围广、信号强等特点,能够满足室外开阔区域的信号覆盖需求。5G+WiFi6互补方案更侧重于室内外结合场景及对高速稳定数据传输需求场景;有源室分方式一般用于室内深度覆盖等场景;宏微结合在室外开阔区域不是最主要的建网策略。
3.2020年发布的R16版本中,不包括有关()的内容
A、eMBB
B、mMTC
C、uRLLC
D、mMTC和uRLLC
正确答案:B
4.5G基站中,RRU和天线整合在一起,被称为()
A、AAU
B、BBU
C、CCU
D、RRU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5G基站中,RRU和天线整合在一起,被称为有源天线单元(AAU)。BBU是基带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基带信号的处理;CCU是集中控制单元;RRU只是传统基站中负责射频信号处理的部分,整合后就不再是RRU了。所以RRU和天线整合在一起被称为AAU。
5.解决边缘位置上行链路覆盖差的技术叫做()
A、毫米波通信
B、MassiveMIMO
C、D2D
D、上下行解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上下行解耦技术是解决边缘位置上行链路覆盖差的有效技术手段。它通过将上行和下行链路在频域、时域或码域上进行解耦,使得基站能够根据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不同覆盖需求,分别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改善边缘位置的上行链路覆盖情况。毫米波通信主要用于提升数据传输速率;MassiveMIMO主要用于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D2D主要用于设备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与解决边缘位置上行链路覆盖差并无直接关联。
6.5G通信的FR2,统称为毫米波分,工作频点通常在()Hz以上
A、40G
B、60G
C、24G
D、30G
正确答案:C
7.农业传感器信息上报业务属于对5G三大类应用场景网络需求中的哪一种?
A、海量大连接
B、低时延大带宽
C、增强移动宽带
D、低时延高可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农业传感器信息上报业务需要连接大量的传感器设备,以实现对农业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和上报,属于海量大连接的应用场景需求。
8.下列选项中,那种业务应用所需的带宽最低?
A、VoNR
B、360VR_high
C、视频会话
D、360VR_low
正确答案:A
9.提供高可靠性和极低时延保障通信的5G场景是()
A、eMBB
B、mMTC
C、uRLLC
D、eLT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uRLLC场景主要用于满足对高可靠性和极低时延有严格要求的通信需求,比如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能够保障通信的高可靠性和极低时延。eMBB主要侧重于提供高速率大带宽的移动宽带业务;mMTC主要用于大规模机器类通信;eLTE是4G技术,不具备5G的相关特性。
10.在NR1.0中,DRAN场景站点开通过程中,需要安装的容器数量为
A、10
B、34
C、33
D、13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如下哪些场景,必须要考虑信号的穿透损耗影响?
A、郊区无线家庭宽带WTTx
B、城区无线家庭宽带WTTx
C、汽车自动驾驶
D、写字楼隔间覆盖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城区无线家庭宽带WTTx和写字楼隔间覆盖场景下,信号需要穿透建筑物墙体等障碍物,会受到信号穿透损耗的显著影响。郊区无线家庭宽带WTTx周围障碍物相对较少,信号穿透损耗影响较小;汽车自动驾驶主要涉及移动过程中的信号传输,重点不是穿透损耗问题,更多关注的是信号的稳定性、多径衰落等。
2.MEC是IT与CT业务结合的理想载体,具有()特性
A、低时延
B、高带宽
C、高移动性
D、高QoS
正确答案:AB
3.5G核心网支持的接入手段有()
A、NB-IoT
B、NR
C、WiFi
D、LTE-A
正确答案:ABCD
4.从面向学校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看,5G云VR教育方案为学校提供了真正可持续化规模运行的VR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优点:
A、硬件维护简单,可用性高
B、无线连接方式增强使用体验
C、无缝的内容更新升级
D、软硬件资源共享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A选项硬件维护简单,可用性高,能降低学校在硬件维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