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水利工程师-建筑材料模拟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使用的外加剂为[]。
A、SM剂
B、M剂
C、硫酸钠
D、NaNO3
正确答案:B
2.可造成木材腐朽的真菌为[]。
A、变色菌
B、霉菌
C、腐朽菌
D、白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造成木材腐朽的真菌是腐朽菌。霉菌主要引起木材变色等轻微问题;变色菌主要导致木材变色;白蚁是昆虫,不是真菌,它们会蛀蚀木材,但不是造成木材腐朽的真菌。所以造成木材腐朽的真菌为腐朽菌。
3.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A、大于最大水灰比
B、小于最大水灰比
C、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D、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需要同时满足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以及最大水灰比的规定。既要保证混凝土能达到设计强度,又不能超出规范规定的最大水灰比范围,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等性能。所以应选择满足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这一原则。
4.过火砖,即使外观合格,也不宜用于保温墙体中,主要是因为其[]不理想。
A、耐水性
B、强度
C、耐火性
D、保温隔热效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过火砖由于其内部结构致密,导致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所以即使外观合格也不宜用于保温墙体中。而强度、耐水性、耐火性并非其不宜用于保温墙体的主要原因。
5.钢与铁以含碳质量分数[]%界,含碳质量分数小于这个值时为钢;大于这个值时为铁。
A、0.6
B、2.06
C、0.25
D、0.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钢与铁以含碳质量分数2.06%界,含碳质量分数小于2.06%时为钢;大于2.06%时为铁。
6.已知混凝土的砂率为0.35,则砂石比为[]。
A、0.35
B、0.54
C、0.89
D、1.8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砂率是指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比例,设砂的质量为\(m_s\),石的质量为\(m_g\),砂率\(S_p=\frac{m_s}{m_s+m_g}=0.35\),则\(\frac{m_s}{m_g}=\frac{0.35}{1-0.35}=\frac{0.35}{0.65}\approx0.54\),即砂石比大于\(0.54\)。
7.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量
B、防止体积安定性不良
C、调节凝结时间
D、提高水泥强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泥中掺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加水后会迅速发生水化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会凝结硬化,无法进行施工操作。石膏能够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水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可塑性,便于施工。它不会提高水泥强度,防止体积安定性不良也不是主要目的,更不会增加产量。
8.道路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选用水泥时的主要依据是[]。
A、水泥的凝结时间
B、水泥的抗压强度
C、水泥的水化热
D、水泥的抗折强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道路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道路路面,对其抗折强度要求较高,抗折强度能更好地反映水泥在道路混凝土中抵抗弯拉破坏的能力,所以选用水泥时主要依据是水泥的抗折强度。
9.经沸煮法测定,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引起的。
A、氧化硅
B、石膏过多
C、氧化镁过多
D、游离氧化钙过多
正确答案:D
10.木材湿胀干缩沿[]方向最小。
A、纤维
B、髓线
C、径向
D、弦向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石灰的消解[熟化]过程中[]。
A、体积明显减小
B、放出大量热量
C、体积膨胀
D、Ca[OH]2作用形成CaCO3
正确答案:AB
2.在下列[]情况下,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A、强度低于该标号,只能满足最低标号
B、终凝时间不合格
C、初凝时间不合格
D、水化热太小
E、安定性不合格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安定性不合格时应作废品处理。初凝时间不合格,说明水泥在施工过程中很快就开始失去塑性,无法正常施工;安定性不合格,意味着水泥硬化后会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等严重质量问题,所以这两种情况水泥都不能使用,应作废品处理。强度低于该标号但能满足最低标号,可降级使用;终凝时间不合格影响不大;水化热太小一般不作为判定废品的依据。
3.水玻璃可用于[]。
A、配制耐酸砂浆,耐酸砼
B、配制耐热砂浆,耐热砼
C、涂刷在石膏制品表面,提高强度
D、加固地基
E、长期受水浸润的工程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水玻璃可用于配制耐酸砂浆和耐酸砼,选项A正确;可用于配制耐热砂浆和耐热砼,选项B正确;不能涂刷在石膏制品表面,会发生反应导致强度降低,选项C错误;可用于加固地基,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