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传递温暖的小使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一个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话题——助人为乐。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助人为乐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帮别人做点小事吗?”可当我们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每一次善意的援手,每一句温暖的鼓励,都像星星一样,能点亮他人的世界,也能照亮我们自己的心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助人为乐”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一、助人为乐,是刻在骨子里的中华美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助人为乐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从古至今,无数感人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帮助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承的精神财富。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导我们“仁者爱人”,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要关爱他人。在《弟子规》中,也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样的句子,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应该相互关爱。这些经典的话语,就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让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代助人为乐的故事吧。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范仲淹的大文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只能吃小米粥,但是他勤奋好学,立志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后来,范仲淹考中了进士,做了大官。虽然生活富裕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他用自己的俸禄购置了千亩良田,设立了“义庄”,专门用来帮助贫困的百姓和族人。他不仅给他们提供粮食、衣物,还资助孩子们读书。范仲淹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助人为乐的精神,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楷模。
再看看近代,雷锋叔叔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他帮战友缝补衣服,冒雨护送老人回家,在火车上为乘客端茶送水……雷锋叔叔做的虽然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善举,让他成为了助人为乐的代名词。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
从范仲淹到雷锋,从古代到现代,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把这份珍贵的美德传承下去,让它在我们的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二、助人为乐,就在我们身边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古代的故事离我们太远了,雷锋叔叔的事迹太伟大了,我们小学生能做到吗?”其实,助人为乐并不难,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藏在我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学校里,当我们看到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主动跑过去扶他起来,问一声:“你没事吧?”这就是助人为乐;当同桌忘记带文具了,我们大方地把自己的铅笔、橡皮借给他用,这也是助人为乐;当有同学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耐心地给他讲解题目,帮助他解开疑惑,这同样是助人为乐。记得有一次,在我们班的体育课上,小明在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脚,疼得直哭。同学们立刻围了上来,有的帮他揉脚,有的跑去告诉老师,还有的主动搀扶他去医务室。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身边的同学。
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小天使。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我们给他们递上一杯热茶,帮他们捶捶背,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会让他们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当爷爷奶奶行动不方便的时候,我们主动帮他们拿东西、倒垃圾,陪他们聊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这会让他们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我有一个邻居小妹妹,她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经常很晚才回家。每天放学,她都会先去邻居奶奶家,帮奶奶洗菜、擦桌子,还会给奶奶读有趣的故事书。奶奶总是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她的爸爸妈妈也特别骄傲。
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助人为乐的机会更是无处不在。看到小区里的垃圾,我们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遇到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我们主动上前搀扶,护送他们安全通过;在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或者小朋友让座,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所以,同学们,不要觉得助人为乐离我们很遥远,只要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愿意伸出的手,随时随地都能成为帮助他人的小英雄。
三、助人为乐,让我们收获成长与快乐
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帮助别人,我们自己能得到什么呢?”其实,助人为乐就像播种,当我们把善良的种子播撒出去,收获的将是满满的幸福和成长。
首先,助人为乐能让我们收获真挚的友谊。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对方会从心底里感激我们,信任我们。慢慢地,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