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2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1).pptx
文件大小:8.38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目标;一、萨顿的假说;发现问题:用蝗虫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体细胞;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推论: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类比推理一定正确吗?具有说服力吗?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的强烈质疑。;1.摩尔根选用了什么作实验材料?为什么?

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哪种是显性性状?为什么?

3.F2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4.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有什么特点?

5.根据白眼性状的遗传特点,摩尔根作出了什么假设?

;;红眼果蝇;1909年起,摩尔根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在实验室里培养了许多野生型红眼果蝇,没发现其它眼色果蝇。1910年5月的一天,摩尔根在实验室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探究。;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探究。;同型;;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探究。;;×;;测交;;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实验检验:;三、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摩尔根的成就;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为什么?;在基因研究中,下列成就分别是由哪些科学家来完成的?

①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观点。

②把“遗传因子”改为“基因”,并提出“等位基因”概念。

③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④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

着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图中的B与b,F与f。

相同基因:虽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但不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的A与A、D与D、g与g等。

非等位基因:

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B、b与F、f等,这些非等位基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二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E、e与B、c等,这些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人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先要确定测哪些染色体?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

B.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异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可能自由组合

C.果蝇的红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D.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昆虫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基因

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

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

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5.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B.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C.白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一半含有白眼基因,一半不含白眼基因

D.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果蝇

;6.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