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
分析;自我检测;逐个计数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强化训练——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强化训练——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点2种群的数量特征;强化训练——种群的数量特征;强化训练——种群的数量特征;选择性必修二P4;1.(2023·山东卷)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考点3种群的数量变化;1.(广西卷)为了研究游客投喂对某森林公园内野生猕猴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见图。下列关于游客投喂对猴群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使猴群的种群增长率一直增加
B.降低了园区内猴群的环境阻力
C.使猴群数量增加,可能导致外溢
D.降低种群密度对猴群数量的制约作用;2.(辽宁卷)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
B.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
C.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
D.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1.(2024?新课标卷)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Ⅰ~Ⅳ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的细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B.Ⅱ期细菌数量增长快,存在“J”形增长阶段
C.Ⅲ期细菌没有增殖和死亡,总数保持相对稳定
D.Ⅳ期细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营养物质匮乏;2.(2024·广东湛江二模)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B.调查要求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被捕捉的概率相同
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动物种群的数量约为115只
D.图中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的数学形式,称为数学模型;3.(2024?茂名模拟)研究草原上某昆虫种群(破坏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的密度
B.曲线b的前提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C.气候是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密度制约因素
D.曲线a增长速率为0时,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4.(2024?深圳二模)为探究生物资源利用效率对物种共存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分别进行了黑腹果蝇、伊米果蝇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培养条件对黑腹果蝇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大
B.前16天的培养中黑腹果蝇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逐渐增大
C.两种培养条件主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伊米果蝇种群密度
D.年龄结构和基因型组成都会对两种果蝇的种群动态产生影响;完成专题集训P193
1、2、3、4、5、6;群落及其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