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和ATP
目录高考考情分析思维导图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解析1236技巧归纳45重点题型突破
1高考考情分析考查形式选择题:较为常见,常考查酶的本质、特性、作用条件,ATP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非选择题:通常以实验分析、图表分析或综合应用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考查内容酶的相关知识酶的本质和作用:考查酶是蛋白质或RNA,以及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等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及作用条件温和是常考内容酶的相关实验探究:包括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实验
1高考考情分析ATP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ATP的结构、功能以及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命题趋势综合性增强:将酶和ATP的知识与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其他知识板块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以酶的实验为背景,考查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推导等能力,强调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联系实际: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如酶在工业生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TP与运动、细胞疾病等的关系,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思维导图酶和ATPATP结构转化和利用酶机理本质特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元素组成C、H、O、N、P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A-P~P~P
基础知识梳理3
3基础知识梳理一、酶1.酶的本质及其生理功能(1)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2)产生场所: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3)化学本质: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4)基本单位: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5)合成场所:核糖体或细胞核(6)作用场所: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或体外发挥作用
3基础知识梳理(7)作用机理: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8)温度影响:低温只会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9)作用:酶只起催化作用(10)作用前后变化: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11)来源:生物体内合成(12)意义:使生物体内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3基础知识梳理2.酶的作用机理分析a:无催化剂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无机催化剂催化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酶催化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b: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a-c:酶降低的活化能
3基础知识梳理3.酶的特性(1)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3基础知识梳理4.酶的特性探究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案2H2O22H2O+O2水浴加热或FeCl3溶液或过氧化氢酶试管1234H2O2溶液2mL2mL2mL2mLFeCl3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90℃水浴-+--
3基础知识梳理实验结果与结论2号比1号产生的气泡多,说明温度升高有利于过氧化氢的分解3号、4号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4号比3号产生的气泡多,说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试管1234H2O2溶液2mL2mL2mL2mLFeCl3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90℃水浴-+--
3基础知识梳理(2)探究酶具有专一性①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②方案设计: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底物③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3基础知识梳理(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①实验思路底物t1温度(或pH1)下+酶t1温度(或pH1)下底物t2温度(或pH2)下+酶t2温度(或pH2)下……底物tn温度(或pHn)下+酶tn温度(或pHn)下底物的分解量(或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反应相同时间后检测②实验结论:温度(或pH)能影响酶的活性,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最适温度(或pH)范围
3基础知识梳理(4)有关酶的实验探究中的“三宜”“四不宜”①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②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需严格控制温度
3基础知识梳理③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④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宜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