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pptx
文件大小:3.12 MB
总页数:7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7.24千字
文档摘要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讨论: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

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

讨论: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

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

性状不同的豌豆;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F1自交。

结果:F2种子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和绿色

皱粒;

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P

F1

F2

315;

种子

形状

子叶

颜色;

F1

?

F2

31510810132;

F1

?

F2

31510810132

9:3:3:1;

回顾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

?遗传因子是颗粒性的,控制生物性状。

?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种子形状)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

?黄色和绿色(子叶颜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根据孟德尔的假说,写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数量比是1:1:1:1。;

F1配子;

配子;

配子;

配子;

配子;

配子;

配子;

例:请计算AaBbcc×aaBbCc子代中三组性状均为显性的概率

Aa×aa1/2Aa1/2aa

Bb×Bb3/4B_1/4bbA_B_C_=1/2×3/4×1/2

cc×Cc1/2Cc1/2cc=3/16;

解决以下问题,展示学习成果:

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做了什么实验?如何进行的?

测交实验关键要验证什么?

尝试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测交实验结果;

目的: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预测(演绎推理)???假设孟德尔的假说正确,杂合子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YR:Yr:yR:yr=1:1:1:1。;;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核心内容(实质)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

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范围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细胞核内的遗传因子;

?两对或两对以上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适用条件

?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子二代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非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

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u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u测交法: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u花粉鉴定法:F1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u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释现象

自由组合定律;

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

?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866年,孟德尔将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植物杂交的试验》发表,遗憾的

是,这一重要成果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直沉寂了30多年。

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他们做了许多与孟德尔实验相似的观察,并且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