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1章有理数1.3相反数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为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中的1.3节相反数,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特征,学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及化简含多重符号的表达式。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正负数、数轴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理数的性质。相反数是描述数轴上对称关系的核心概念,其几何特征(位于原点两侧且距离相等)为后续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奠定基础。同时,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则是代数式简化的必备技能,对培养符号意识与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能准确判断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
(2)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化简含多重符号的表达式。
(3)通过实际问题体会相反数的应用价值,发展数形结合思想与符号意识。
2.目标解析
学生需从数轴模型中抽象出相反数的本质特征(位置对称、距离相等),并运用该概念解决数学问题。通过符号化简训练,提升代数表达能力,为后续学习有理数加减法(如a+(?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概念混淆:易将相反数与倒数混淆,或认为符号相反即互为相反数(忽略0的特殊性)。
几何理解薄弱:部分学生难以从数轴动态变化中抽象出位置关系的本质特征。
符号化简错误:对多重符号(如?(?5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问题1
下表是某年1月五个城市的平均气温:
北京
上海
沈阳
广州
济南
℃
2.3℃
-16.8℃
16.6℃
-3.2℃
问:北京与济南的气温在数轴上如何表示?它们有何关系?
问题2
在数轴上标出表示?6和6
问题3
转动数轴上的点:若点A表示+3,则与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温度对比)与数轴操作,引导学生发现符号不同、距离相等的对称关系,对应目标(1)的几何直观培养,并为抽象相反数概念提供现实载体。
(二)合作探究1
探究1
在数轴上标出?1.5和1.5
问:两点的位置有何共同特征?
答:均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距离均为1.5单位长度。
追问:
0有相反数吗?为什么?
答:0的相反数是0,因为其本身位于原点。
(三)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各组数是否互为相反数:
(1)?8和+8
(2)2.7和?2.3
(3)0和0(是)
写出下列数的相反数:
(1)?4→
(2)0→0
(3)+25
(四)合作探究2
探究2
化简表达式:?(?10)和
答:?(?10)=10
追问:
若a表示正数,?(?a)
猜想:?(?a
验证:在数轴上标出a与?a,?a的相反数为
探究3
证明:?(?a
说明:
设?a的相反数为b,则?a+b=0,故
设计意图:
通过数轴验证与代数推理相结合,突破符号化简的难点,对应目标(2)的符号意识培养,并为有理数运算提供逻辑基础。
(五)典例分析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
(2)?(+
(3)+(?
解:
(1)?(?
(2)?(+
(3)+(?
设计意图:
通过规范解题步骤,强化奇负偶正的符号化简规则(奇数个负号结果为负,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对应目标(2)的技能训练。
(六)巩固练习
基础题:求相反数
(1)?2.5→
(2)0→0
辨析题:判断正误
(1)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如?3和2
(2)??
应用题:
若某数x的相反数是?7,求x
解:x的相反数为?x,故?x=?7
设计意图:
分层练习覆盖概念辨析、技能操作与应用迁移,对应目标(1)(2)(3)的达成检测。
(七)归纳总结
知识点
核心结论
实例
相反数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6和?
几何特征
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
?1.5和
0的相反数
0
0
符号化简规则
?(?a)=
?(?
(八)感受中考
(2023·湖南)?2023的相反数是(
A.?2023B.2023C.12023
答案:B
解析:直接利用定义求解。
(2024·浙江)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b=0B.a
答案:B
解析: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
(2022·江苏)化简:?[?(?5
答案:?
解析:三层负号,奇数个负号结果为负。
(2023·北京)数轴上点A表示?4,则与A距离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答案:?8或
解析:需考虑左右两侧,右侧点为?4+4=
设计意图:在学习完知识后加入中考真题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考试方向,熟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