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4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2.99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1.74千字
文档摘要

;课标解读:;考情考向:;复习备考:;考点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考点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重点探讨: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缓慢的原因及评价。;经营形态;考点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考点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朝代;材料一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

——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材料二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考真题;1.明代官营手工业生产所需的物料,最初由各地上供,名曰“岁办”。“岁办”不足,方由官府出钱“采办”。随着各处解京物料折银上纳的增多,嘉靖时,“召商置买”制度开始形成并推广。该变化表明()

A.政府的社会汲取能力下降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生产结构

C.官营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D.赋税制度改革影响商品生产;考点二:思想领域的变化;重点探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考点二:思想领域的变化;材料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高考真题;1.清朝学者戴震曾说:“古人之学在行事,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辩。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学术价值

B.凸显了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

C.代表了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

D.突破了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小民命运;考点三:小说、戏曲与科学技术;(二)科学技术:梳理教材,完成下表;重点探讨: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和没有转化为近代科技的原因。;知识链接:选择必修性内容;2.疫病防治:

①中国明朝未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

②吴有性(字又可)的《瘟疫论》,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3.民居:

①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4.藏书:

①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高考真题;1.明清时期涌现出很多不同题材类型的世情小说,这些小说取材于稗史或传说,故事情节曲折,主题多为因果报应、惩恶扬善。这些小说多出自萍踪浪迹的幕僚文人之手,其才可上可下,其品亦雅亦俗。这些小说()

A.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B.突显出离经叛道的倾向

C.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开放

D.适应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