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主要的经济政策.pptx
文件大小:337.06 K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4.6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主要的经济政策;考试说明;考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隋唐;【知识拓展】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2)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点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易错提醒】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2.城市的发展;知识点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表现;2.特点;【图示记忆】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

;考法1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史料二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史料三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据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1.史料一说明唐代政府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2.史料二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商品交易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史料三“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反映了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婚姻观念的转变。;1.根据史料一说明唐代的坊市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1)市坊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2)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

2.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

提示:(1)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2)原因: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②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③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史论归纳];(4)流通领域: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5)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6)商人地位: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未改变。

(7)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出现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2.特点;考法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史料二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史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1.史料一中图左上角的“东市”“西市”说明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说明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2.史料二中“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说明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街取代了原来的“市”。

3.史料三说明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如松江的“棉纺织业”、景德镇的“陶瓷业”、佛山的“冶铁业”、汉口的“商品转运”,体现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专业化。;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2.根据上述史料,归纳汉到明清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提示:从汉代的严格限制到宋代和明清的逐渐放松管理;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史论归纳];考点二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4.评价;知识点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易错易误】“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

;考法1重农抑商政策;【方法突破】

★明考点盐铁官营政策

★抓关键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

★定方法影响、意义类试题:先根据材料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具体措施的作用或影响。;【史论链接】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

(3)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