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阅读赏析-伊然《威科特先生的陷阱》课件PPT(34页).pptx
文件大小:2.18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陷阱;“创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01;本文原载于2007年6月22日《讽刺与幽默》。文章发表之后,被《青年博览》《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期刊纷纷转载,受到很多读者的好评。

文中的威科特先生是一位教市场营销课的大学老师。他是一个“性格怪异”的老头。“陷阱”是他在考试中所设的圈套。;文中的“古怪老头”威科特利用了人们对“创新”的这一误解,设置了一个考试“陷阱”。考试题目很简单,答案就在书本中,而且考试规则也是开放式的,允许“翻阅课本,也可以翻阅笔记”等。但是那些充满自信、自以为是的“创造性”人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地去创新,结果被威科特先生骂为“愚蠢”,因为这道试题及答案,就在课本中的辅助知识里。

课文揭示了“努力学习现成的宝贵知识,有时比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的深刻主题。;02;;段落划分;文章结构;03;;;;因为他总是强调,一定要将书本知识学扎实,学透彻,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我”虽然费劲心思地答出了这道题,但书本中有更加完美的案例可以借鉴,“我”还是没能逃脱威科特先生的“陷阱”。;;因为威科特先生的教法独特,他告诉学生“努力学习现成的宝贵知识,有时比创造性思维更加重要”。;;内容探究;你是怎样理解“努力学习现成的宝贵知识,有时比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这句话?

能否找出几个例子或名人名言加以论述。;举例论述;课堂讨论;营销计划就是为产品推广、销售所做的方案。

好的营销计划的基本标准:

第一,要明确产品面对的市场;

第二,要发现现实的和潜在的客户;

第三,要使营销效率最大化。;04;首先,课文的标题“威科特先生的陷阱”就是一个悬念。“陷阱”是一个比喻。这是一个怎样的陷阱,需要在读完课文后才能知道。这个悬念的设置,能够吸引读者究根探底,继续阅读。其次,文章中间也设置了悬念。威科特先生第一堂课就宣布了他的“三个预言”,大家整个学期都如坐针毡,这使得读者对他的“三个预言”是否能够成真,也产生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05;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