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语文干货铺
出自《三国演义》的50个成语典故,可复制打印!
??1、抱恨终天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章节。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遣徐庶(字元直,原名单福。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往樊城劝说刘备(161-223年)归降,否则将踏平樊城(今湖北襄樊市),玉石俱焚。徐庶见刘备后,劝刘备早做准备。刘备欲留徐庶,徐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意思是说,我若不回去,恐怕会惹人笑话。现在我的老母已经去世了,我将悔恨到死。我人虽在曹营之中,但发誓不为曹操设计谋划任何一个计策。
??【典故释意】今形容一辈子悔恨。
??2、步步为营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章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161-223年)遣黄忠(?-220年)、法正(176-220年)率军取汉中,攻打魏将夏侯渊(?-219年),蜀军占领定军山对面之降山(在今陕西汉中勉县城南六公里,后称旗杆山),以观魏军在定军山“仰天洼”的中军帐虚实。蜀军屡次挑战,夏侯渊坚不出战,黄忠与法正商议说:“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此处的“步步为营”,是指每前进一步就设一营垒,造成步步紧逼势态。
??【典故释意】今指待人接物事事谨慎,计划周密稳妥。
??3、赤膊上阵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章节。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176-222年)为报曹操(155-220年)杀父(马腾)之仇,率军攻打曹操。曹操猛将许褚(字仲康,谯人——今安徽亳州人)拍马舞刀而出,与马超交战,斗了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于是,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双方混战。事后,马超回营向韩遂(?-215年)说:“我还没见过像许褚这样恶战不要命的,真是个‘虎痴’。”后引申为“赤膊上阵”,形容不穿盔甲赤身拼命厮杀。
??【典故释意】今形容不怕困难与危险,冲锋陷阵、挺身而出。
??4、捶胸顿足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三气周公瑾”章节。
??刘备在东吴招亲作了孙权妹夫后,孙权(182-252年)就差鲁肃(172-257年)见刘备,欲索回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今湖北襄樊市)。诸葛亮给刘备出谋,言鲁肃若提荆州之事,就放声大哭,哭到悲切时,诸葛亮自来解围。果然,当鲁肃提起还荆州时,“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鲁肃见状,反倒劝刘备“且休烦恼,与孔明从长计议”。诸葛亮乘机向鲁肃说:“有烦子敬,回见吴侯,恳告吴侯,再容几时。”鲁肃只好应允,回东吴复命去了。捶胸:用拳头敲打胸腔。顿足:用脚跺地。
??【典故释意】今形容非常悲痛之状态。
??5、大吉大利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章节。
??建安十四年(209年),东吴都督周瑜(175-210年)听说刘备新近丧夫人,为夺回荆州,便心生一计,与鲁肃(172-217年)合谋,向吴主孙权(182-252年)建议将其妹孙尚香(《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续嫁刘备(161-223年)为妻,以此“扣押”住刘备而换回荆州。孙权采纳其计,并派谋士吕范(?-228年)为媒向刘备提亲。刘备与诸葛亮(181-234年)商议,诸葛亮将计就计,并说“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主公便可应允”。适间:刚才。卜《易》:用《易经》占卜打卦。大吉:非常吉祥。大利:十分顺利。
??【典故释意】今形容非常吉祥、顺利。
??6、大计小用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破曹兵姜维诈献书”章节。
??蜀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今宝鸡市东十里之古陈仓城)进行第二次北伐,魏将郝昭(字伯道,今山西太原人)、王生、王双(?-228年,字子全,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人)死守,蜀军攻二十余日不克。魏都督曹真(?-231年)率大军来解陈仓之围,诸葛亮用计令蜀将姜维(202-264年,原魏国中郎将,后降蜀任征西将军)献书曹真,以诈降手段欲里应外合生擒曹真。魏中护军费耀恐曹真中诸葛亮计,自愿替曹真出兵与姜维里应外合生擒诸葛亮,费耀果然中计被蜀击败,自刎而死。事后,诸葛亮与姜维说:“可惜大计小用矣。”
??【典故释意】今比喻用于办大事的计谋结果只办成了小事情。
??7、大惊失色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章节。
??建安四年(199年),汉献帝刘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