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
数字化时代高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与创新
梁晓宇
(桂林旅游学院)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字体设计课程正迎来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机遇。本文分析并指出
高校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内容的滞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及缺乏数字智能理念。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改革
策略,包括更新教学内容以引入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创新教学模式,利用AI技术融入智能化教学,以及构
建模块化教学体系增加灵活性。此外,推动AI在字体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并强调课程的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
识。这些改革旨在确保设计教育不仅跟上时代步伐,还深植文化传统,培养适应数字智能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以推动社会和文化的
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数智化;字体设计;教学改革
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号召“要不断开辟
一、数智化教育与高校字体设计教学发展现状
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
“数智化”一词最早出现在2015年北京大学“知本财
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的创新。”科
团”课题组的报告中,描述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生活和工作方
技水平的持续提高推动了数字化与智能化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式的智能化、高效化和自动化。该概念包含了人工智能、物联
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其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文字作为
网、大数据平台等多个领域,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社会
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信息传达至关重要。因此,字体
进步。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也深刻影响
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让学生
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尤其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例如,应用如
了解中西方文字的演变过程及结构规律,并掌握字体设计的基
stablediffusion与midjunery等生成式智能图像技术,已经迅
本逻辑方法,结合现代数智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可以探索更多速推动了专业融合和教育资源的价值标准转换,为艺术设计专
的视觉呈现形式。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满足文字传递信息的使业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要素和思维模式,从而使这一领域朝向更
命,还可以通过视觉冲击,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在这一过程具创造力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中,高校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以培养更多字体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自20世纪80年
具有创新思维和复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字体设计人才,这是当前代起在各高校逐步开设。从最初的纸媒时代到计算机普及后的
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数字化时代,字体设计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也在不断进化。最
作者简介:梁晓宇(1976-),女,广西玉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形象设计、广西侗族民俗文化等。
199
H河北画报
初,当计算机还未广泛应用时,教学主要关注手绘美术字的模现雷同、创意撞车等现象的发生,久而久之使其学生失去对于
式化、可读性和批量化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