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绍兴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文件大小:68.44 K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3.15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绍兴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增值税属于()。

A.所得税类

B.流转税类

C.财产税类

D.营业税类

【答案】:B

【解析】按课税对象性质分类,税种可分为所得税类、流转税类、财产税类等。所得税类是对纳税人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流转税类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的销售额或营业额征税,其特点是与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有密切联系;财产税类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其计税依据与商品流转额相关,所以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类。营业税已在2016年5月1日全面完成“营改增”,不再单独作为一个税种存在。因此,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类。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A.根本基点

B.基本点

C.前提

D.基本立足点

【答案】:D

【解析】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基本点通常是指在某个理论、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表述较为宽泛,不能精准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对外开放中的核心地位;对外开放并不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基本立足点强调的是行动或决策所基于的主要立场,而根本基点更能体现出在对外开放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最核心、最基础的要素,是不可动摇的根基。所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3、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乐府三绝”()。

A.《木兰诗》

B.《孔雀东南飞》

C.《秦妇吟》

D.《西洲曲》

【答案】:D

【解析】本题可通过了解“乐府三绝”所包含的作品,来判断哪个选项不属于“乐府三绝”。“乐府三绝”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把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第二种说法是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陌上桑》称为“乐府三绝”。由此可知,《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均为“乐府三绝”中的作品。而《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以五言四句为一段,蝉联而下,回环婉转,富有乐府民歌的特色,但它并不属于“乐府三绝”。综上,不属于“乐府三绝”当中作品的是《西洲曲》。

4、2018年12月26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放开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企业,可参与航空航天、卫星应用、海洋工程、核心材料、关键元器件等产业。这意味着()。

A.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相同

B.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性质相同

C.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进一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D

【解析】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二者性质不同,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非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布意见放开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举措,一方面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等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通过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所以题干中举措意味着我国进一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刘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吴某因拒绝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被拘留。他们的行为按违反法律的类别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犯罪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对两种行为按违反法律的类别进行判断,需要明确不同违法行为的特点和对应的法律责任。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刘某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说明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所以刘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吴某因拒绝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被处理,合同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不履行合同义务违反了民事法律规定,应承担民事责任,这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综上,刘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吴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6、行政机关运用宣传、动员、感化、鼓舞等沟通手段,促使人们理解政策内容及意义、认同政策理念,这种行政执行的手段是:

A.法律手段

B.教育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