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营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随着海冰悄悄消融,进入北冰洋正变得越来越容易,曾经在经济上不具备开采性的北极资源也浮出“冰面”。北极被称为“第二个中东”,它的最大资源也是石油和天然气。5700万年前,北冰洋曾经气候温暖、生物繁茂。科学家曾在北冰洋底的洋脊上打钻取样,在沉积物中发现了厚厚的蕨类植物和浮游生物组成的有机层,在富含碳元素的黑色岩芯中找到大量浮游生物和其他有机物。这种富含碳元素的沉积物正是形成石油的前提。果然,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相继在北冰洋大陆架边缘海中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石油和天然气是北极最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全球温室效应加快了北极被开发的速度
C.北极富含丰富自然资源的结论已被证实
D.北极正成为各国争相开发的“第二个中东”
【答案】:A
【解析】文段先指出北极资源因海冰消融浮出“冰面”,接着表明北极最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还阐述形成石油前提及已发现石油天然气,所以概括恰当的是石油和天然气是北极最丰富自然资源。
2、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供给与()共同决定。
A.国际形势
B.经济政策
C.消费者
D.需求
【答案】:D
【解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涉及到经济学原理。国际形势主要是从宏观的国际环境层面产生影响,并非直接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关键因素;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手段,它会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间接影响市场均衡,但不是直接决定因素;消费者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单独的消费者概念不能准确说明与供给共同决定均衡的要素。而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两个关键力量。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就会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所以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3、E市人民政府以通知的形式将《E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发给相关下级单位,这一通知属于()。
A.印发类通知
B.批转类通知
C.普发类通知
D.转发类通知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不同类型通知的区分。印发类通知是用于印发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办法、规划等文件;批转类通知是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普发类通知是向所属各有关单位发布的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项;转发类通知是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题目中E市人民政府将自己制定的《E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以通知的形式发给相关下级单位,符合印发类通知的特点,所以答案是印发类通知。
4、某县环保局拟就某一事件的办理情况向上级机关做专题汇报,应采用的文种是:
A.函
B.请示
C.通报
D.报告
【答案】:D
【解析】专题汇报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某一事件的办理情况,是陈述性公文。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某县环保局与上级机关是隶属关系,不适用函。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重点在于请求批准或指示,并非单纯汇报情况,不适合用于专题汇报。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并非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办理情况。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某县环保局向上级机关就某一事件的办理情况做专题汇报应采用报告。
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皇帝居住在都城的北部
B.该地在战略上拥有江、湖、山川等屏障保障安全,适合作为战乱时期的都城
C.图中的苏堤与文豪苏轼有关
D.该地位于现今中国的华东地区
【答案】:A
【解析】本题需根据各选项内容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对于说法错误的选项,要准确指出错误原因;对于说法正确的选项,需简要说明依据。关于“皇帝居住在都城的北部”这一表述,在历史中,都城的规划和皇帝居所的设置因朝代、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存在差异,并非固定地将皇帝居住的区域设定在都城的北部。有些朝代的皇宫可能位于都城中心等其他位置,所以这种表述过于绝对,有可能是错误的。“该地在战略上拥有江、湖、山川等屏障保障安全,适合作为战乱时期的都城”,从战略角度看,江、湖、山川等自然地理条件能够为都城提供天然的防御屏障,增加敌方进攻的难度,有利于保障都城安全,在战乱时期是选择都城的重要考量因素,所以该表述一般是合理的。“图中的苏堤与文豪苏轼有关”,在历史文化中,苏堤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所以该表述是正确的。“该地位于现今中国的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在地理上是一个被广泛认知和定义的区域划分,如果该地符合华东地区的地理范围界定,那么该说法是正确的。综合以上分析,“皇帝居住在都城的北部”这一说法比较片面绝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