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淮南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王先生从其钱包中取出10000元存入支票账户。若银行将增加的10000元用作准备金,货币供给会();若银行将一部分资金贷出,货币供给()。
A.增加减少
B.增加不变
C.不变增加
D.减少增加
【答案】:C
【解析】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银行准备金是指银行以库存现金的形式,或在中央银行中以无息存款的形式而保留的一部分存款。当王先生把10000元从钱包存入支票账户,银行将这增加的10000元全部作为准备金时,这10000元就退出了市场流通,没有通过银行的放贷等操作进行货币创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货币供给不变。当银行把一部分存款借出去时,获得贷款的人会将这笔钱用于消费或投资等,这笔钱又会重新进入市场流通,并且在银行体系的存贷过程中会产生派生存款,从而使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综上,答案为不变、增加。
2、近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大量财政补助、扶持举措和政策指导,有力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化方面成效显著,同时积极履行了我国对国际社会和全世界人民的减排承诺。这响应了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
A.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B.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C.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D.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答案】:B
【解析】近年来我国出台财政补助等举措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清洁产业化并落实减排承诺,这些举措体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积极行动与改革实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十九大报告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通过体制改革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产业化等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来推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与题目中举措相契合。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侧重于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的循环模式,与这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落实减排承诺的举措所直接体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联不紧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主要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而题干重点在于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并非直接关于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内容。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侧重于制度层面的健全和完善,虽然也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但不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涵盖范围广且更能体现题干中一系列举措的核心意图。所以正确答案应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3、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属于()。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保留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同样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以及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而法律上并没有保留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说法。所以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海市蜃楼”作为一种光学幻影现象,是地球上物体()的光线经大气()后形成的虚像。
A.反射、折射
B.反射、反射
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
【答案】:A
【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折射后形成虚像。反射是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物体本身不会发光,是通过反射光被我们感知,而光在大气这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会发生折射,所以形成“海市蜃楼”这一光学幻影是地球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5、上行文的行文规则规定,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A.倾向性意见
B.辅佐性意见
C.执行性建议
D.可行性建议
【答案】:A
【解析】在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进行处理时,如果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需要以本机关名义再向上级机关请示,提出倾向性意见是合适做法。提出倾向性意见有助于上级机关快速了解本机关的态度和看法,而不是仅仅原文转报。辅佐性意见侧重于辅助作用,不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