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文件大小:64.71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2.76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

A.客观问题性

B.客观过程性

C.客观目的性

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问题性、客观过程性、客观目的性均不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所抽象出的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客观实在性。

2、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年。

A.5

B.10

C.15

D.20

【答案】:D

【解析】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发明创造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技术含量,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给予20年相对较长的保护期限,可鼓励发明人积极投入发明创造活动,同时也考虑到随着科技快速发展,20年后发明的技术价值可能会有所降低等因素。5年、10年、15年的保护期限相对较短,不利于充分激励发明创造和保障发明人权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对应的保护期限是20年。

3、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拉动经济的主要三大因素不包括:

A.投资

B.消费

C.信贷

D.出口

【答案】:C

【解析】拉动经济的主要三大因素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信贷不属于拉动经济的主要三大因素。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

A.矛盾与协调并存;

B.只有协调没有矛盾

C.只有矛盾没有协调;

D.协调与妥协并存

【答案】:A

【解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竞争与分歧,故有矛盾;但为了共同利益和稳定的经济秩序,又需要相互协调。所以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矛盾与协调并存。

5、我们常用“伯仲之间”来比喻二者之间差不多,难分优劣。其中“伯”“仲”分别指的是兄弟中的()。

A.老大老二

B.老二老三

C.老大老三

D.老三老四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伯仲”含义的文化常识理解。在古代兄弟排行的称谓中,伯、仲、叔、季是常用的排序方式,“伯”代表老大,“仲”代表老二。因此,“伯仲之间”中的“伯”“仲”分别指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

6、某环境保护局针对排污超标的企业作出罚款决定,该环保局的这一行为属于()。

A.行政处分

B.行政强制

C.行政处罚

D.行政命令

【答案】:C

【解析】这道题是在考查对不同行政行为类型的理解和区分。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个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并将题干中环保局对排污超标企业作出罚款决定这一行为与之进行对比分析。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对象通常是国家机关公务人员,而本题中行为针对的是排污超标企业,并非公务人员,所以不符合。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做出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查封、扣押、冻结等,而罚款不属于行政强制的典型行为,所以不符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罚款是行政处罚中财产罚的一种常见形式,环保局依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对排污超标的企业作出罚款决定,这是对企业违法行为的一种制裁,符合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特征。行政命令是行政主体依法要求相对人进行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意思表示。行政命令通常具有较强的指令性,要求相对人做出特定行为,而罚款更侧重于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并非单纯要求企业做出某种特定行为,所以不符合。综上,环保局对排污超标企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7、()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常用的实务文书,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A.批复

B.复函

C.国函

D.意见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不同公文类型概念的理解。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常用实务文书。复函一般是针对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询问事宜的回复。国函通常指国务院发出的函件。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所以正确答案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批复。

8、初中学生甲偷看了同学乙手机里的聊天记录,乙发现后打了甲一耳光致其轻微伤。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侵犯未成年人隐私,应从重处罚

B.甲过错在先,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