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寿光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6.24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7.89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寿光市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监察法》规定,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A.七日

B.五日

C.一日

D.三日

【答案】:D

2.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A.16周岁

B.12周岁

C.14周岁

D.18周岁

【答案】:A

3.张某持刀企图强奸女青年兰某,兰某奋力抵抗,在夺刀的过程中将刀刺入张某动脉导致张某失血过多死亡。对兰某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A.意外事件

B.防卫过当

C.故意杀人

D.正当防卫

【答案】:D

4.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有()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A.大学本科

B.高中

C.初中

D.大学专科

【答案】:B

5.民警甲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在淮河路一小区有人跳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尽可能的向指挥中心问清当事人的详细情况

B.民警甲到达现场后不需要拉警戒带,不用管理围观挑衅人员

C.请求指挥中心联系119、120到场

D.民警甲应当及时与跳楼者亲属取得联系,并要求到现场对跳楼者进行劝阻和安抚

【答案】:B

6.发生辅警因工死亡、因工负重伤情形后,所在单位应立即将有关情况按照重大动态信息报送要求报市公安局()。

A.政治部辅警管理处

B.警令部办公室

C.警令部指挥中心

D.警保部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答案】:C

7.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的,对受到财产损失的人员,由()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A.该人民警察家属

B.以上都是

C.该人民警察

D.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答案】:D

8.张某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某县公安机关冻结了张某的股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出售的股票,所得价款应当继续冻结在其对应的银行账户中

B.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出售或者变现

C.虽然出售被冻结的股票会损害被害人利益,也可以批准出售,但所得价款由公安机关在银行指定专门账户保管

D.权利人可以口头也可以书面申请出售被冻结的股票

【答案】:A

9.辅警不得从事()工作。

A.社区警务工作

B.告知交通违法行为

C.出具鉴定报告

D.窗口服务

【答案】:C

10.对扣押的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

A.交给见证人

B.由办案民警保存

C.附卷备查

D.交公安机关档案部门保管

【答案】:C

11.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A.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

C.现场指挥人员

D.公安派出所负责人

【答案】:A

12.某年8月,张某拾得刘某丢失的手提包,内有驾驶证、银行卡等物。9月3日,张某把刘某的驾驶证给朋友胡某,称是自己好友的驾驶证,胡某用刘某的驾驶证在交管部门处理违章记分一次。过了几天,张某自己用刘某的驾驶证到交管部门处理违章记分一次。9月12日,刘某接到交管部门违章处理短信通知后,到交管部门查询,得知驾驶证被冒用,后到公安机关报案。张某的行为构成()。

A.扰乱单位秩序

B.招摇撞骗

C.提供虚假证言

D.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案】:C

1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相互妥协

B.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相互利用

C.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答案】:D

1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对方同意

B.负责人批准

C.出示相应证件

D.说明情况

【答案】:C

15.甲是某公交公司驾驶员,因违章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法院对其判处刑罚。依照法律规定,法院可以禁止甲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内从事公交驾驶员的职业。

A.2年

B.6年

C.1年

D.3年

【答案】:D

16.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属于(),应予治安管理处罚。

A.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B.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C.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D.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答案】:A

17.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在变更的同时,原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