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咳嗽(sùsòu)污染(rǎnyǎn)立即(jíjì)
似的(sìshì)硫酸(shuānsuān)元勋(xūnxún)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核()悄()厉()探()
咳()消()历()辉()
孩()梢()励()浑()
三、读句子,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1、爸爸一闻到二氧化硫,咽喉就会发痒,立即咳嗽起来。
一……就……:
2、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嗽得非常厉害,有时咳得轻一些,有时又像没病似的。
……有时……有时……有时……:
自主演练
一、照样子把词语接下去。
1、负荆请罪→罪有应得→→→
2、斩钉截铁→→→
二、照样子扩写下面的句子。
例:同学们听老师讲课。
(五年一班的)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春天()来到校园。
2、()星星()挂在()天空。
3、()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三、请你选择下面的成语组成歇后语。
目中无人喧宾夺主三心二意自不量力张口结舌大材小用走投无路冤家路窄
1、骨头卡在喉咙里——
2、蚂蚁扛树——
3、木棒做牙签——
4、烧香赶走和尚——
5、脚踩两只船——
6、独木桥上遇仇人——
7、热锅上的蚂蚁——
8、盲人上街——
阅读冲浪
我怎样写《让我们荡起双桨》
几十年来我写过很多儿童歌曲,最难忘的要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了。
那是1955年7月初,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带领《祖国的花朵》摄制组全体成员,以及一大群十一二岁的小演员来到万寿山下,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让孩子们熟悉将要拍摄的环境、水上的感觉、划船的技术和动作……我是这部电影的曲作者,也就跟着他们一起来了。
我这个人从小怕水。孩子们上了小船,我却站在湖边犯难了。这时,孩子们热情地喊我:“刘炽叔叔,赶快上来呀,开船了!”我便硬着头皮,登上了小船。开始,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两手抓住船舷,一动也不敢动。孩子们玩得可真开心,嬉戏、欢乐、划着、闹着,那活泼可爱的神态感染了我,使我着了迷,不再怕水了。我和孩子们打水仗、赛船,脱下鞋坐着船舷上打水泡泡。船在水上(漂、飘),人在船中笑。我这个中年人又像回到了童年。我以孩子的心境,从孩子的角度(体验、观察)着湖水、小船、风浪,寻找歌中幸福少年内心的节奏。当船快要划到犀牛望月的铜牛附近时,我突然感觉到了具体的乐句在我脑中呈现,在我心中直蹦。我立刻告诉划船的小朋友:“快靠岸,快靠岸!”三个朋友用眼睛瞪着我:“刘炽叔叔怎么了?”“歌的旋律出来了,我得马上记下来!”我对孩子们说。
我上了岸,坐在犀牛望月的石头上,(就、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和二部合唱,把刚写好的曲子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反应很强烈,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
电影公映后,这一首优美轻快的儿童歌曲就传遍了全国。直到现在,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当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就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代。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
2、在“”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犯难(nánnàn)着迷(zhuózháo)
4、《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是年月创作的。它的曲作者是。
5、这首歌从动笔到完成用了约分钟。
6、这篇文章开篇的写作方法是()
A、开门见山B、总起全文C、回忆往事D、描写环境
7、这篇文章结尾的写作方法是()
A、自然结尾B、总起全文C、发人深思D、呼应开头
8、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请仿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