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简报
【内容提要】
本期关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政策追踪:工信部:2024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营收预计突破
500亿元
技术进展:2025年首篇增材Nature正刊:3D打印材料研究与过程控制新突破!
行业动态: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实现高质量纯铜器件的增材制造
典型应用:重磅进展!我国生物3D打印皮肤已推广至连队,用于战伤救治
成员展示: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成立于2016年10月19日,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增材制造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128家相关单位,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共同发起组成的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联盟现有成员400余家,已设立9个工作组,是中国增材制造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行业组织。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立足于为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搭
建合作与促进平台,着眼于将政府与产业界、顶层设计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支撑行业管理、聚拢行业资源、营造创新环境、促进交流合作,助力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本期关注
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联盟秘书处
联盟内部建设。2024年新增17家会员单位、4家理事单位、1家副理事长单位,新增长三角区域工作组。新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为联盟专家委员会顾问,新增张丽娟、林鑫、杨欢庆、李德才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截至目前,联盟共计400余家会员单位、35位专家。
部委研究支撑。2024年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完成多项政策制定与专项工作。调研西安、南充、上海、沈阳、北京等地的20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10余场。
成果报告发布。发布《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年鉴(2024)》,发布12期《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简报》。
产业促进与交流活动。主办2024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论
坛暨增材制造产业年会。组织召开2场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推广会(西南专场、华南专场),3场《装备强国》系列活动—增材制造“敲门行动”企业行(增材制造赋能医疗应用交流对接活动-北京、增材制造产业创新技术对接活动-泸
州、增材制造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专场活动-上海),以及增材制造企业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
(二)材料工作组
组织开展国内增材制造粉末厂商调研。
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增材制造专用超高温结构材料、高温钛合金、高强耐热铝合金等新材料研制。
组织成员单位参加TCT亚洲展、珠海航空展等2场展会。
(三)激光工作组
组织成员单位主持制订并发布国家标准《增材制造鉴定原则航空航天用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鉴定》。
组织成员单位主持制订并发布行业标准4项,分别是
《增材制造点光源光固化成形设备》《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选区激光熔融工艺规范》《增材制造模具钢合金选区激光熔融工艺规范》《增材制造选区激光熔融金属件成形态缺陷评价规范》。
组织成员单位参与起草并发布行业标准3项,分别是
《增材制造金属材料激光粉末床熔融设备》《增材制造粉末床熔融用模具钢粉末》《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激光粉末床熔融设备》。
(四)激光再制造工作组
组织举办航空航天暨低空经济激光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会。
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再制造技术行业应用拓展交流活动。
发挥工作组技术优势,推动成员单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积极拓展在风力发电、汽车刹车盘等新兴行业技术应用。
协调、整合工作组及行业内资源,紧贴国家政策要求,组织成员单位联合申报国家重点专项。
组织成员单位参加CCMT机床加工展、TCT亚洲展、
Formnext2024等3场展会。
(五)标准检测认证工作组
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复合材料检测项目建设。完成复合材料资质扩项,促进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推广。
组织成员单位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增材制造金属制件孔隙率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方法》《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再利用技术规范》《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床熔融成形件表面结构的测量及表征方法》《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含水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伦法》,部分标准已经发布。
组织成员单位联合推进金属粉末空心粉的三维测试方法研究。
组织召开增材制造标准稳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搭建产业链上下游现场观摩展厅,组织标准宣贯和实施经验交流活动,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增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签署了增材制造标准稳链战略合作协议。
(六)航空航天工作组
组织成员单位加速推进增材制造技术在大飞机研制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