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园本课程
本章学习目标123描述园本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基本类型。解释园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及基本的开发流程。说明园本课程方案的基本要素并能尝试初步制订。
1第一节园本课程概述
一、园本课程的内涵(一)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二)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90%70%40%38%20%
(一)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课程园本化是指一个过程,是使幼儿园课程不断适合本园幼儿的过程。
幼儿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结合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基础与现状,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相关资源,对国家和地方审定的课程方案(俗称教材或教师用书、课程资源,也称普适性课程)中的活动进行改造,或增删,或重组,或开发建构,形成相对合理、适宜的课程体系,这个过程就是课程园本化。
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课程园本化出现了以下几类情况:1、幼儿园独立进行普适性课程内容审议,进行园本化改编与改造。2、幼儿园在课程园本化的基础上又开发建构了部分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整体课程的一部分。
3、极少部分幼儿园独立开发构架了完整的课程,形成幼儿园整体的园本课程。4、少部分幼儿园(指一些薄弱的、没有能力自己独立进行课程园本化的幼儿园)需要区域引领对审定的课程方案做内容审议,对内容进行重组、增减、完善。
课程园本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园本课程:1、基于审定教材(课程方案)的园本化改编;2、开发园本的课程(可能是凸显某个方面的园本课程,也可能是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
就园本课程特性看,园本课程具有适宜性和个性化;就开发场所看,其开发的场所是幼儿园;就开发的主体看,其开发的主体是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和其家长等。
广义的园本课程:可以是课程园本化改编的结果,也可以是园本课程开发的结果,或者二者结合的结果。狭义的园本课程:幼儿园自主开发构建的那部分课程。它可以是大的、整体的幼儿园课程,也可以是幼儿园整体课程中其中的一小部分课程。
(二)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实践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的概念,那么二者是相同的吗?特色的就是园本的吗?特色课程就是课程特色吗?
特色课程:特色课程重在“课程”,其内核是“课程”,而“特色”则是课程的外显特征。所以特色课程就是幼儿园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幼儿园的、凸显幼儿园自身特色的课程。园本课程一定是特色的,但特色课程不一定是园本的。
二、园本课程的特点与类型园本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类型。了解园本课程的特点与类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园本课程的内涵。
(一)园本课程的特点123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在课程权力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4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与行动性
(二)园本课程的类型1、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2、小的、部分的园本课程
1、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指幼儿园基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明确的教育哲学理念及课程理念指引下开发的,基于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整体的课程架构。
1、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这类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要考虑课程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合理性与逻辑性,课程理念的适切性,课程目标的涵盖性,以及课程内容的支撑性。
2、小的、部分的园本课程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基于自己某方面的优势与资源开发了部分的园本课程。它不是幼儿园课程的全部,而是其课程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三种样态(1)彰显领域优势的园本课程(2)微型课程(3)本土文化课程
三、园本课程的功能1.园本课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保证2.园本课程建设是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3.园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是幼儿园课程理论的重要生长点4.园本课程开发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2第二节园本课程开发
一、园本课程开发的界定课程开发(curriculumdevelopment)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以学校为本,二是课程开发,即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它是学校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的课程。
园本课程开发:园本课程的开发即以幼儿园为基地所进行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剖析和理解:一是课程的园本化,二是园本课程的开发。
“园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术语,也不仅仅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式,更是一套价值观念和教育哲学。
园本课程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课程实践,实践和理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