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围绕关键任务__有效理解诗歌_夏宇.pdf
文件大小:1.32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1.77万字
文档摘要

课堂诊断/rbhz@163.com

围绕关键任务有效理解诗歌

■夏宇

高中语文古诗教学要特别警惕“贴标签”式的虚假学习。教师应确定

【摘要】

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并以此形成探究活动的核心。在完成任

务的过程中,努力让理解性学习真实发生:知人论世,真实理解作品;借助支架,

细致理解作品;联系整合,深入理解作品。在此基础上,注意渗透知识教学、凸显

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理解

【关键词】

杜甫是中国文学的巨匠级作家,长期以来,悲意之中的格调雄浑”这两个紧密相关的关键

因其诗作将个人悲欢际遇之情与时代之思、人任务,教师努力让理解性学习真实发生,很好

民之情相结合,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地避免了古诗教学中学生理解不到位就匆忙分

《登高》是杜甫最优秀的作品,内涵丰富多层,析鉴赏的常见问题。

氛围苍茫悲凉,音律圆熟。然而不幸的是,像

杜甫这样个性鲜明、成就巨大的文学巨匠,往问诊案例

往也是语文课堂上最容易被简单贴上“沉郁顿

挫”“忧国忧民”等标签的作者。所谓“贴标签”,《登高》教学实录

是指读者未经过必要的理解、分析和品味,就

用现成的抽象概念,模式化地说出作品的意义■赵清芳

和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文学习

的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你哪句还不太明白”,一、导入

可能要比“你最喜欢哪句”更有针对性。而赵学生齐读《登高》,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

清芳老师的《登高》教学设计的一个突出优点,引导学生得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为“悲”。

就是教师确定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的教学内容二、体会诗歌的八层“悲”意

和重点,并以此形成探究活动的核心。也就是说,师:(PPT)这首诗颈联一共写了哪几层“悲”?

这堂课,围绕着“体会诗歌的八层悲意”“体会生: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实践·反思27

2019.9

登台”,说明老杜经常远离家乡,而且经常有病这八层悲意,同学们有没有不理解的?

在身。生:“‘台’,高迥也”,为什么登高就会生悲?

生:“常作客”,说明不但是作客,而且是师:抓得好。这个问题我们在十多分钟后

“常”,不仅是羁旅,而且是久旅,是长久在外来讨论,暂且留个悬念。八层悲意在这一联

漂泊的羁旅之人。已全部写出,从其他三联里能不能读出这八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课后习题,对于这一层悲意?

联的情感,习题是怎么说的?生:“不尽长江滚滚来”,让我想到了“子

生:八层悲意。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杜甫心怀国家,但看

师:除了刚才同学找出的两层,看一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