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船舶内装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docx
文件大小:34.75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8.62千字
文档摘要

1

船舶内装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

1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船舶木塑工、冷作钣金工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专业教学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标准落实中职基础性定位,推动多样化发展,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船舶内装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学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本校船舶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船舶内装(660504)

3入学基本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4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5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装备制造大类(66)

所属专业类(代码)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6605)

对应行业(代码)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373)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2-02-18-02)、混凝土工程技术人员

(2-02-19-04)、家具制作工(6-06-04-00)、冲压工(6-18-01-12)、船舶木塑帆缆制造工(6-23-02-05)、乡村建设工匠(6-29-01-07)、装饰装修工(6-29-04-01)、建筑门窗幕墙安装工(6-29-04-02)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船舶木塑工、冷作钣金工、工程管理……

职业类证书

邮轮内装工艺……

2

6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的船舶木塑工、冷作钣金工、工程管理岗位(群),能够从事船舶内装工作的技能人才。

7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船舶概论、造船材料、船舶内装工程、船体放样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木塑工、钣金工、敷料工、焊接热切割等技术技能,具有独立操作能力或实践能力;

(7)掌握船体放样技术以及船舶木塑工的识图能力;

(8)具有船舶内装的工艺分析、执行和验收能力;

(9)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10)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2)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3

8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8.1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8.1.1公共基础课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

应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教育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将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列为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