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秘阜阳汉简文字:特征、演变与学术价值.docx
文件大小:42.43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2.41万字
文档摘要
探秘阜阳汉简文字:特征、演变与学术价值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中,一批珍贵的汉代简牍破土而出,它们被统称为“阜阳汉简”。经考古学家确认,该墓墓主为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卒于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这也为阜阳汉简的年代划定了下限,使其成为研究西汉早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出土时的阜阳汉简已饱受岁月侵蚀,变黑变朽,大部分破碎不堪,给后续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如此,经过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于豪亮、胡平生和阜阳博物馆韩自强等先生的不懈努力,从1980年9月开启的整理工作逐步揭开了阜阳汉简的神秘面纱。
阜阳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