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精神,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通过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增强英语教研组的凝聚力与创新力,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助力学校英语学科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教学质量提升: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使各年级英语学科在考试中成绩稳步提高,优秀率、及格率达到或超过学校设定的目标,缩小班级间的成绩差距。
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力争在教学论文、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培养1-2名校级及以上英语骨干教师。
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看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资源建设: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教学课件、练习题库等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重点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备课管理
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选择、作业设计等内容展开研讨,形成详细的集体备课教案,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
提倡电子备课与手写备课相结合,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备课内容,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微课等资源。
课堂教学管理
要求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本学期组织组内公开课不少于4节,课后及时进行评课议课,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定期进行课堂教学检查,通过听课、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管理
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学习需求,布置分层作业,既有基础巩固型作业,又有拓展提高型作业,避免机械性重复练习。
规范作业批改,要求教师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管理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深化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讨交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定期推荐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文章供教师阅读学习,鼓励教师撰写学习心得,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撰写2篇学习笔记,并在组内进行分享交流。
课题研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结合教学实际,申报校级、区级及以上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对于已立项的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计划有序开展研究工作,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阶段性总结,及时整理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取得实效。
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如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开展英语学科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英语竞赛活动
举办英语单词拼写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英语竞赛,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
英语社团活动
组建英语社团,如英语戏剧社、英语配音社、英语阅读社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定期组织英语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如英语戏剧表演、英语配音展示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英语文化活动
开展英语文化节活动,通过举办英语电影赏析、英语歌曲演唱、英语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历史等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利用英语角、校园广播等平台,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
开展校本培训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教学经验分享等,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组织教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