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草药系简介.docx
文件大小:20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4.48千字
文档摘要

中草药系简介

一、创立时间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25年建立了中草药系,2025年9月开头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25年9月开头正式招收硕〔博〕士争论生。现已形成了从本科教育、硕士到博士的完备人才培育体系。

二、学术争论方向

中草药系有3个学术争论方向,即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道地中草药标准化生产〔GAP〕争论和药用植物养分调控与有效成分争论。

三、师资队伍

本系现有教职工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教授2人、争论员2人〕,副高级职称1人〔副教授1人〕,助教3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构造、专业构造、学缘构造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姓名

职称

学历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蔺海明

争论员

争论生

博士

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材GAP认证与评定

博导

张恩和

教授

争论生

博士

药用植物栽培学

博导

晋小军

争论员

争论生

硕士

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材贮藏与加工

硕导

陈垣

教授

争论生

博士

中药鉴定学、野生药用植物驯化

硕导

郭晔红

副教授

争论生

硕士

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药事治理学

硕导

中药材GAP认证与评定、植物显微技术、

邱黛玉

助教

争论生

硕士

中药资源学

药用植物组织培育、中药商品学、中药制

王龙强

助教

争论生

硕士

剂分析

柳福智

助教

争论生

硕士

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栽培学

四、担当主要课程

本科课程: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材GAP认证与评定、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贮藏与加工、野生药用植物驯化、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药事治理学、药用植物学、植物显微技术、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组织培育、中国药材商品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病虫防治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别技术、中药指纹图谱

争论技术等课程;

争论生课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中药材GAP法规认证明施、中药材生产技术、野生药用植物繁育驯化、中药制药工程等课程。

五、试验教学条件

本系现有中草药开放试验室、中草药标本室、校内中草药栽培试验基地——百草园,并在甘肃省渭源县、岷县、礼县等地建有中药材种植和药用植物示范园等教学试验基地,主要种植了党参、大黄、当归、黄芪、甘草,独一味、柴胡、防风、藿香、羌活等大宗栽培药用植物和野生药用植物100余种。试验室使用面积达760m2,仪器设备124台〔件〕,标本室保藏标本1078份,能保证专业课程的实习试验。购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工具书、专业图书62册〔部〕,订阅《中草药》、《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中国中药杂志》、《全国中药材信息》、《药学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5种。

六、教学及学术争论

本系教师在每学年的教学任务中完本钱科生课程总计26门共1404学时,其中14门课程开设试验课总计334学时;争论生课程总计6门共246学时。同时我系教师担当教学争论工程4项,其中获奖1项、验收1项、在研2项。

本系自建立以来主持或担当国家重点攻关、省重点科技攻关工程、省扶贫工程12项,6次获得省部级等各级科技成果奖。完成国家〔省〕级科研工程5项,目前在研工程7项。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6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2篇。

七、学科建设

本系现设有全日制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专业、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硕士学科点一个,设有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道地中草药标准化生产〔GAP〕争论和药用植物营养调控与有效成分争论三个方向;博士点一个(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设有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道地中草药标准化生产〔GAP〕争论两个方向。

八、在校学生

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8名,硕士争论生20名,博士争论生5名,已成为我校科学争论和高层次农学根底人才培育的基地。

九、教师简介

1、蔺海明:男,汉族,1953年诞生,甘肃甘谷人。争论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耕作学和中药材GAP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甘肃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耕作制度争论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分会委员等职。受聘为农业部绿色食品询问专家,甘肃省环保局农业生态询问专家,兰州市农业技术询问专家,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和重大工程的技术论证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陇中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及综合增产技术争论》、《甘肃中部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技术系统综合争论》等省部级科研工程18项,有1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8项;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

《草业学报》、《中药材》、《世界科学技术—中药材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