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2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级分类评价规范》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广州开发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构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当前,知识产权服务业正朝着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群。广州开发区作为新兴的创新型区域,亟需通过科学分类分级评价,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吸引更多优质服务机构入驻,形成集聚效应。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协会、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广州开发区内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旺盛。然而,当前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仍存在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参考《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专利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以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相关工作情况,基于广州开发区行业特性与区域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调研与分析,包括服务机构数量、规模、类型、业务范围、服务质量等,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定分级分类评价标准、搭建交流平台、深入研究发展策略等措施,有望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主要工作过程
(一)前期研究阶段
研究制定《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级分类评价规范》,需要结合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综合考虑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多个方面,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市场影响力等。评估服务机构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基础服务方面的能力和专业性;评估服务机构在处理知识产权事务时的速度和效率;评估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评估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根据上述评估要素,制定本规范。
(二)标准立项
2025年2月27日,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了线上会议,会议审查通过了《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级分类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三)标准草案的形成
标准立项后,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组建了工作组,开展标准草案的撰写工作,由于之前课题研究基础较好,2025年3月,经过内部讨论后的标准草案形成。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
标准制定过程中有三个基本原则,分别为标准的适用性,标准的先进性和标准的统一性。
1.标准的适用性。标准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量保证更多的企业和服务机构能用较少的时间看懂标准、理解标准并方便的使用标准。
2.标准的先进性。标准条款的内容符合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已经制定出台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与国家正在制定或修订过程中的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或者修订方向保持一致。
3.标准的统一性。标准内容条款做最大限度的统一,把类似或者相关的内容进行统一。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
1.标准制定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
《团体标准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GB/T200004.1-2016);
《专利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T/CIPSA0001—2022)。
(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和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没有冲突的地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实验验证的论述
(一)范围
规定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评基本要求、评定组织、评定原则和评定程序、标志管理和评定等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四)参评基本要求
本文件对申请一至五星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出基本要求,包括成立时间、省市级相关政府和行业组织通报处罚等。
(五)评定组织、评定原则和评定程序
本文件对广州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的评定组织、评定原则和评定程序提出了相关规范要求。
(六)标志管理和评定等级
本文件对广州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的标志管理和评定等级提出了相关规范要求。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无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