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2020年第三批农机装备团体标准项目计划《通用型谷物收获机》(编号:2020-054-T/NJ1279)编制此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计划应完成时间为2021年。
2、工作过程
标准项目下达后,2020年7月由山东理工大学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并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内部分工及进度要求。工作组为了顺利完成标准起草任务,对国内外“通用型谷物收获机”产品的技术状况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调研,同时,通过对不同的玉米籽粒收获机以及小麦联合收获机技术性能和技术指标等进行全面收集,并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对不同谷物收获机产品分别进行检测试验。根据调研获得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目前我国通用型谷物收获机现状,考虑到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经研究对国标《玉米收获机械》进行补充并于2021年3月编制完成《通用型谷物收获机》标准草案初稿。2021年4月在工作组内部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并经组织相关专家研讨后,工作组对标修订草案初稿进行认真修改,于2021年5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收获机械是实现谷物收获的重要农业机械,目前我国还没有涉及到通过互换割台实现玉米、小麦收获的团体标准,仅仅有采用玉米收获的国家标准,还不能满足谷物收获日益发展的需要,急需制定通用型谷物收获的团体标准。国务院国发〔2018〕42号《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通用型谷物收获机》标准补充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统筹推进。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给出的规则编写标准。在确定标准内容时,综合考虑我国农机标准体系的要求,以及目前通用型谷物收获机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状况,标准中设定的质量指标能够准确反映通用型谷物收获机技术水平并充分考虑到农机与农艺的高度融合。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2、标准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通用型谷物收获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式、型号与基本参数、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互换割台来实现玉米、小麦收获的通用型谷物收获机。
3、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本文件是对GB/T21962—2020《玉米收获机》的补充。
本文件与GB/T21962—202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范围(见1,2006版的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06版的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
——修改了型号编制要求(见4);
——增加了性能要求(见6.1);
——增加了整机技术要求(见7.1.2);
——增加了配套动力要求(见7.2.1);
——增加了玉米割台要求(见7.2.2);
——增加了小麦割台要求(见7.2.3);
——增加了脱粒分离装置要求(见7.2.4);
——增加了秸秆切碎装置要求(见7.3.2);
——增加了液压系统要求(见7.4);
——增加了行走系统要求(见7.5);
——增加了作物特征要求(见8.2.3);
——增加了作业性能试验要求(见8.4);
——增加了作业性能试验要求(见8.4);
——增加了第1章的范围内容,规定了通用型谷物收获机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第3章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第4章的通用型谷物收获机的示例;
——增加了第5章的火灾、更换液压油以及安全监测时的安全要求;
——增加了第6章的作业性能指标内容;
——增加了第7章的配套动力的要求;
——增加了第7章的玉米割台与小麦割台范围内容;
——删除了第7章的果穗收获与穗茎兼收收获的范围内容;
——增加了第7章的脱粒分离装置的内容要求;
——增加了第7章的切碎动刀的要求;
——增加了第7章的液压系统、行走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第8章的作物特征要求;
——删除了第8章的试验田间调查的内容;
——删除了第8章的果穗试验与穗茎兼收试验结果内容;
——删除了剥皮装置;
——删除了果穗升运器;
——删除了附录中有关果穗收获以及穗茎兼收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B中小麦割台;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技术要求、判定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文件与GB/T2196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