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发展指导规范?
一、总则
1.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学生发展指导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大学名称]全体在校学生。
3.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有效的发展指导。
二、指导内容
1.学业发展指导
-课程选择指导
-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组织专业介绍会,由专业负责人详细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发展的关联。
-学业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学期的课程选修,确保学生的学业进度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学习方法指导
-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进行课后复习和预习、如何撰写课程论文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针对不同课程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理工科课程的实验操作方法、文科课程的文献查阅与分析方法等。
-学业困难帮扶
-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学习成绩不佳、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等学业困难的学生,学校及时通过书面、短信等方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安排学业导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帮助学生分析学业困难原因,提高学习成绩。
-设立学习支持中心,配备专业的学习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学习咨询、学习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2.职业发展指导
-职业规划教育
-将职业规划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必修课,从大一新生开始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职业发展计划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撰写职业规划书、现场展示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就业指导与服务
-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宣讲会和招聘会信息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
-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和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求职技巧(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政策解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就业部门积极组织各类招聘会,包括大型综合招聘会、行业专场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沟通桥梁。
3.心理发展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咨询服务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心理咨询中心应保证充足的开放时间,方便学生预约咨询。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学生心理委员汇报等渠道,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并启动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月、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剧大赛等,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组织心理健康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自助和互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品德发展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道德与法治教育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