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与结构习题库(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呼吸道
A、口腔属于上呼吸道
B、上呼吸道仅有呼吸功能
C、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D、喉属于下呼吸道
E、肺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呼吸道是鼻腔、咽、喉、气管、主支气管,所以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C选项正确。口腔不属于上呼吸道,A错误;上呼吸道不仅有呼吸功能,还有对空气的过滤、加温、加湿等功能,B错误;喉属于上呼吸道,D错误;肺不属于呼吸道,下呼吸道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及各级支气管,E错误。
2.关于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
B、角切迹是胃小弯的最低处
C、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D、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
E、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属于腹膜内位器官,而非腹膜间位器官。B选项,角切迹是胃小弯的最低处,是正确的。C选项,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该选项正确。D选项,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表述正确。E选项,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也是正确的。
3.上消化道是
A、从口腔到食管
B、从口腔到胃
C、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D、口腔到空肠
E、咽峡到十二指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所以答案选C。
4.下列哪块骨位于大腿,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
A、胫骨
B、股骨
C、腓骨
D、髂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是股骨,位于大腿。髂骨是髋骨的组成部分;胫骨和腓骨位于小腿。
5.耻骨联合是
A、间接连结
B、韧带连结
C、软骨连结
D、关节
E、骨性连结
正确答案:E
6.肋纵隔隐窝
A、位于肋胸膜与纵隔胸膜移行处
B、由脏胸膜和壁胸膜返折形成
C、当深吸气使能被肺下缘充满
D、由胸壁和膈围成
E、该隐窝存在于右侧胸膜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肋纵隔隐窝位于肋胸膜与纵隔胸膜移行处。B选项,肋纵隔隐窝是由肋胸膜和纵隔胸膜返折形成,而非脏胸膜和壁胸膜。C选项,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肋纵隔隐窝。D选项,肋纵隔隐窝不是由胸壁和膈围成。E选项,肋纵隔隐窝两侧胸膜腔都存在。
7.从脑干背面发出的脑神经是
A、前庭蜗神经
B、面神经
C、动眼神经
D、滑车神经
E、展神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滑车神经是唯一从脑干背面发出的脑神经。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展神经从中脑脑桥沟出脑;面神经从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出脑;前庭蜗神经从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出脑。
8.下列哪项是Ⅰ型肺泡细胞的特点()
A、参与构成血-气屏障
B、有分裂增殖能力
C、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D、含有的分泌颗粒内哦有大量的嗜锇性板层小体
E、细胞立方形,顶端突入肺泡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Ⅰ型肺泡细胞扁平,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参与构成血-气屏障;Ⅱ型肺泡细胞有分裂增殖能力,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含有的分泌颗粒内有大量的嗜锇性板层小体,细胞立方形,顶端突入肺泡腔。所以Ⅰ型肺泡细胞的特点是参与构成血-气屏障,答案选A。
9.肺换气的结果是
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静脉血中O2含量增加
D、肺泡中的氧含量降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在肺换气过程中,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肺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从肺毛细血管血液扩散到肺泡中。经过肺换气,静脉血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从而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选项A中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是组织换气的结果;选项D中肺泡中的氧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肺换气而降低。所以正确答案是[B]。
10.下列细胞中具有吞噬功能的是()
A、肥大细胞
B、巨核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浆细胞
E、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等。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巨核细胞主要功能是产生血小板;肥大细胞可释放组胺、白三烯等;浆细胞主要分泌抗体。
11.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水平面
B、矢状面
C、冠状面
D、额状面
E、正中矢状面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正中矢状面是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而矢状面是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面,但正中矢状面是矢状面的特殊情况,强调左右完全对称。冠状面(额状面)是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水平面是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
12.躯干骨的组成是
A、椎骨、胸骨、肋
B、椎骨、胸骨、骶骨
C、椎骨、肋骨、尾骨
D、椎骨、胸廓、腰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躯干骨由24块椎骨、1块胸骨和12对肋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中轴骨骼,起到支持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选项B中骶骨是椎骨的一部分;选项C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