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安全审计
应用场景
数据库作为承载企业核心数据资产的关键载体,其安全性不仅是业务连续性的
基石,更是合规监管的底线要求。然而,传统数据库安全审计方案因技术架构
陈旧,已难以适配现代数据生态的复杂性:一方面,企业IT架构向云原生、分
布式快速演进,另一方面,云原生数据库、国产化数据库、大数据引擎等多元
化技术栈广泛应用。此外,新的数据安全法规与行业标准对数据操作可追溯
性、敏感数据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传统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应对乏
力。
痛点需求
传统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在应对现代数据安全需求时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
下几点:
技术架构陈旧,难以适应动态分布的现代数据生态
传统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基于封闭的单体架构设计,其技术底层未预见到现代
企业IT环境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从而在以下方面暴露出根本性缺陷:
(1)多云混合环境管理割裂:缺乏多云混和环境统一管理能力,导致审计策略
和日志分散在不同云环境,形成孤岛,关键风险信号因分散而难以聚合分析。
(2)新型数据库技术栈适配断层:对云原生数据库的弹性扩展机制、OLAP数
仓的复杂查询语义等特性缺乏原生支持,导致审计覆盖不全。
(3)性能与扩展能力瓶颈:单体架构采用垂直扩展模式,当数据量激增或并发
访问量达到阈值时,系统性能急剧下降,无法通过水平扩展提升处理能力。
审计要素缺失,难以满足新型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首先,敏感数据资产的自动化识别能力不足,缺乏统一的敏感数据资产目录支
撑,难以与外部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结果实现无缝对接,且不具备对敏感数据变
化的实时感知能力;其次,在审计日志上下文完整性方面存在缺陷,例如仅能
孤立记录数据库账号操作日志,无法建立从应用层账户到数据库字段的完整关
联链路,导致关键审计维度缺失,难以满足精准溯源与合规审计要求。
分析能力薄弱,难以实现数据安全的持续运营
传统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往往提供固化的数据风险分析模板和审计报告,无法
支撑基于企业自身安全业务场景的自定义指标构建与交互式探索;缺乏多维智
能分析引擎,无法实现日志数据的实时特征提取与行为模式建模,导致安全事
件检测时效性与准确性不足;在内外部数据融合层面存在技术瓶颈,无法整合
外部数据进行深度关联分析,导致数据洞察能力缺失,无法形成覆盖风险预
警、合规验证的闭环运营机制。
解决方案
多云混合环境统一管理
日志采集器多云分布式集群部署,支持弹性伸缩与任意水平扩展,避免性能瓶
颈;统一管理审计策略与审计日志,实现全域一体化数据库安全审计。
全面适配兼容现代数据生态
全面适配主流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大数据引擎、云原生数据库以及国产信
创数据库,并能兼容识别常见数据库操作工具。
实时的一体化敏感数据目录
基于主动扫描+被动识别的“双模引擎”,完整实时地掌握敏感数据变化;结合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及模板,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统一视图,并可对接已有数据分
类分级成果。
全链路敏感数据访问审计日志
统一的日志模型,构建从用户、用户组、DB账号、到数据位置、策略、应用账
号、应用路径的全链路敏感数据流转轨迹,实现对敏感数据访问的实时全链路
审计。
全流量日志审计与风险监测
双向数据库通信协议和SQL语句解析,详尽的数据库访问审计日志;内置
800+种SQL注入、漏洞攻击检测规则;自动识别高危指令、性能消耗、锁定操
作等数据库操作。
可定制的数据安全风险分析与告警
支持“无代码”定制运营看板与分析报告,结合自定义UEBA告警、精确阈值告
警,实现多维量化数据安全风险监测。
开放式数据集市与数据集成
基于系统基础数据,采用SQL语句方式自定义虚拟视图和物化视图,开放数据
灵活使用;可通过结合外部数据富化基础数据,进行关联审计和分析。
方案价值
降低多套审计系统并行带来的管理运维复杂性和成本冗余
实现跨云、跨地域、跨数据生态系统的全域一体化数据库安全审计与管理,让
审计日志发挥更大的安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