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章光分析方法概论叶桦珍福建卫生52课件.pptx
文件大小:1.22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光分析方法概论叶桦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目标掌握电磁辐射及其性质,电磁波谱、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分析方法的分类熟悉电磁辐射性质的有关参数(波长、波数、频率和光子能量的换算),光学分析仪器组成单元了解光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第一节

电磁辐射又称为电磁波,是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光(量)子流。将电磁辐射按照波长大小或者频率大小的顺序排列,称为电磁波谱。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电磁辐射区段波长范围能级跃迁的类型γ射线10-3~0.1nm原子核能级X射线0.1~10nm内层电子能级远紫外辐射10~200nm内层电子能级紫外辐射200~400nm价电子或成键电子能级可见光区400~760nm价电子或成键电子能级近红外辐射0.76~2.5μm涉及氢原子的振动能级中红外辐射2.5~50μm原子或分子的振动能级远红外辐射50~500μm分子的转动能级微波区0.3mm~1m分子的转动能级无线电波区1~1000m磁场诱导核自旋能级

(一)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常用波长λ、频率υ和波数σ(波长的倒数)等参数来描述(二)光的微粒性光的微粒性可用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E表征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三、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吸收发射偏振衍射透射折射散射反射光与物质的作用(一)相互作用的类型

(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选择性在分子吸收光子的过程中,只对能量等于其能级差的光子产生吸收,称为选择性吸收。发射过程也具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