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1课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pptx
文件大小:22.54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2.27千字
文档摘要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与物种的形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甲同学说:当然是先有鸡蛋了,因为只有生殖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才能遗传给后代,体细胞即使发生了基因突变,也不能影响后代的性状。

乙同学说:不对,人们在养鸡过程中,是根据鸡的性状来选择的,只让符合人类需求的鸡繁殖后代,因此是先有鸡后有蛋。;温故知新;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假定:猕猴群体中有一只雄性个体发生了变异(超猴),变异使其在生存斗争中获得了优势。;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某昆虫种群中,A基因决定翅色为绿色,a基因决定翅色为褐色,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和a的基因频率。;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例1:某学校男女生各有50名,基因型XBXB有20人,XBXb有20人,XBY有30人,XbY有20人,计算:;假设:①昆虫种群非常大,②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均等,⑤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计算:;;2.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3.经调查,某地区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的发病率是16%,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发现丈夫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请估算该对夫妇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多少?;4.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性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的男子再婚,问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的几率是()

A.1/25B.1/5C.1/102D.1/625;以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为例。因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X,

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Y,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所以:

在男性群体中: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表现型频率。;5.人的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在人类群体中,男性中患色盲的概率大约为8%,那么,在人类中色盲基因的概率以及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各是()

A.4%,0.16%B.16%,4%

C.8%,0.16%D.8%,0.64%;6.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

A.1%2%B.8%8%C.2%10%D.2%8%;7.现有一个由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之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代中AA∶Aa∶aa=9∶6∶1,则亲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可能为()

A.4∶3∶4 B.5∶5∶1C.6∶2∶3 D.4∶1∶4;8.(2022·重庆高考)人的扣手行为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右型扣手(A)对左型扣手(a)为显性。某地区人群中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6、0.20、0.6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体中两个左型扣手的人婚配,后代左型扣手的概率为3/50

B.该群体中两个右型扣手的人婚配,后代左型扣手的概率为25/324

C.该群体下一代AA基因型频率为0.16,aa基因型频率为0.64

D.该群体下一代A基因频率为0.4,a基因频率为0.6;8.(2024·重庆模拟)某家蚕种群中SS、Ss和ss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2和0.4,如果该种群没有发生迁入、迁出、突变,各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但只有表型相同的个体之间才能交配(S对s为完全显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为5/12

B.F1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为25/36

C.F1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为1/12

D.F1中S的基因频率为2/3;9.某种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