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做小实验及实验原理1
今天,我们在快乐作文培训班里,只见老师拿出一个杯子,一袋盐,一袋糖,一瓶水,一瓶雪碧,一个鸡蛋,一个勺子。我满脸疑惑,这是上作文课还是科学课。
上课了,同学们纷纷坐好,老师带着微笑走到桌前,让我们猜猜要干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做小实验。只见老师拿起一瓶水往杯中倒了半杯水,然后,老师问同学们鸡蛋放入水中能浮起来吗?同学们回答说能,随后,老师把鸡蛋放入水中,果真沉底了。老师说如果往杯中放入一勺子盐,然后老师左手拿杯子右手拿一个铁勺按顺时针方向搅拌,搅拌后水变得非常清澈,老师又问同学们鸡蛋会浮起来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老师把鸡蛋放进去,结果浮了上来,老师又加了半勺盐,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又浮了上来,结果判断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
老师又倒了半杯水,这回我们又用糖试一试,只见老师又拿起一勺糖放入杯子中,进行搅拌,然后老师把鸡蛋放入糖水中,又浮了起来。
老师又把汽水倒入杯中,老师对同学们说鸡蛋会浮起来吗?同学们有的满脸疑惑,有的凝神沉思,忽然,一个同学说能浮起来,老师把鸡蛋放入水中,结果鸡蛋又浮了起来。
通过这三个实验,我明白了:“比鸡蛋密度大的液体就能把鸡蛋浮起。这个实验我们既观察又动脑子了。
简单易做小实验及实验原理2
听说鸡蛋可以在水中跳舞,我半信半疑。鸡蛋真的可以在水中跳舞吗?于是,我决定做一项关于它的小实验。
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一个鸡蛋、一个透明的容器、一根筷子和一包食盐,开始做实验喽!
首先,我把容器装了一大半的水,紧接着,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它就像潜水运动员一样,一头栽了进去,迅速地沉到了杯底,找到了个合适的角度,安安稳稳地躺在那儿。然后,我在水里加了一勺盐,食盐如雪花般,在水中纷纷扬扬,可是鸡蛋一点动静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盐加得不够?于是我一勺接一勺得加进去,又用筷子搅拌搅拌,我屏住呼吸,慢慢得鸡蛋在水的漩涡中眼看就要飘起来了,可最终还是沉到杯底,晃着小脑袋,好像在说:“我困着呢,别打扰我!”
最后,我孤注一掷,把一袋盐都倒进杯子,清水变得有些发白,可鸡蛋还是没有反应。正当我准备结束这个“失败”的实验,突然,鸡蛋缓慢地上升,在水里浮起来!我手舞足蹈,大喊:“成功了,我成功啦!”
为什么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呢?我在网上查找百度百科,原来是因为鸡蛋比水的密度大,所以它就沉了下去;而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浮了起来。
我喜欢这个实验,因为它不仅有趣、操作简单,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简单易做小实验及实验原理3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叫“摔鸡蛋”规则是:准备一个鸡蛋,把它的底部包起来,蛋的二分之一要保留在外,从三楼的最高处摔下去,鸡蛋完整无损,便为成功。同学们听后,教室里便煮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怎么可能呢?鸡蛋从六十厘米的地方摔下去,都会破碎,更别说三楼了。紧接着,老师又对我们说:“大家先回家试试,失败了不要气馁,或许第二次就能成功了呢!”大家都半信半疑的听着,对呀!不试试怎么确定自己会不会失败呢?好。我回家就做。
放学回家后,我便立刻做起了“摔鸡蛋实验”,我已经等不及了,我准备好了制作材料:泡沫垫、保鲜膜、口袋、荧光手环、橡皮圈、针线、胶布。
开始我的制作步骤,首先准备一个鸡蛋,把鸡蛋的底部用胶布贴起来,撕开外皮层,粘上泡沫垫(四面八方都要粘。)再把荧光手环和橡皮圈用针线牵在一起,注意!不可以缝起来哦!整圈都要连。连好了之后,要把橡皮圈的整个面用胶布粘在泡沫气垫上,为了保证它们能紧紧连在一起,再次加强了粘性,再在外层粘上保鲜膜,可以了吗?不行,似乎少了些什么,容我想想,我曾在电视上看到,可以降低速度又能压重的东西,啊!对了,人们用的降落伞,我准备了一个塑料口袋,把它拴在荧光手环上,哈哈!完成啦!快去看看效果吧!我拿着鸡蛋的空白处,从三楼摔下去了,“砰”我跑下楼去看,居然反过来摔坏了!我做了那么多居然碎了!但是,我仔细一想,那些科学家们也并没有做了第一次就成功了啊!“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实失败了也没关系,俗话说“如果你摔倒了100次,没关系,你可以从第101次中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