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目录
CONTENTS
本期主题:初创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初创企业特点及内生性融资困难… 1
(一)初创企业特点 1
(二)初创企业内生性融资困难 2
二、初创企业融资现状及变化趋势… 4
(一)融资总量及结构: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先升后降,股权投资开始向后期倾斜 5
(二)股权融资:VC/PE投资热情骤降,政府基金影响力上升… 5
(三)债权融资:银行信贷显著增长,但初创企业融资仍然受限… 6
(四)资本市场:科创板、北交所IPO市值突破新高,初创企业难获融资… 6
(五)初创企业融资成功率下降,“硬科技”行业融资依旧坚挺… 7
三、初创企业融资困境的深度分析… 7
(一)投资人视角 7
(二)企业内部视角 9
四、政策建议 12
(一)改革国资投资机制,提高对初创企业的风险容忍度… 12
(二)建立科技型初创企业信用融资体系… 13
(三)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提高产业链融资能力… 13
本期主题:
初创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初创企业特点及内生性融资困难
(一)初创企业特点
初创企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诸多方面具有不同于成熟企业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决定了其融资可得性和融资方式的选择。初创企业区别于成熟企业的重要特征有以下五点:
一是缺乏可抵押资产。初创企业的主要资源往往是技术、知识产权、市场预期和团队能力,而非土地、厂房、设备等可抵押资产。多数初创企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即使拥有办公场所或设备,其所有权也可能属于租赁性质,难以作为有效抵押物。在传统信贷体系中,银行更倾向于依赖有形资产作为贷款担保,而初创企业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即使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
资等无形资产融资工具有所发展,适用范围仍然有限。
二是业务模式不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尚未充分验证,收入模式仍处于调整和优化阶段,用户规模和增长趋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迭代产品,甚至调整核心业务方向,以寻找最佳的盈利模式。业务方向的调整往往影响企业的经营数据,使其财务状况呈现波动状态,缺乏稳定的收入记录。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新进入者涌现、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缺乏有效的记录。初创企业在成立初期可能尚未产生稳定收入,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情况有限,纳税记录较短,难以提供完整的信用数据。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市场接受度、客
户粘性、竞争优势等因素仍处于不确定状态,传统信用评估方法难以量化这些因素。部分初创企业甚至尚未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导致投资人和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稳定性。即便某些初创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优势,但在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未来发展路径仍存在较大变数,导致投资机构难以判断企业的长期成长性。
四是经营风险较大。市场拓展、产品优化、供应链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抗风险能力较弱。单一收入来源、核心团队人员流动、管理经验不足、技术落地难度等因素,使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受到多重挑战。依赖新兴技术的初创企业,受到技术研发周期、市场接受程度和行业趋势变化的共同影响,生存压力更大。行业政策调整、竞争加剧、经济环境变化,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路径。
五是现金流创造能力 弱,要长期资金支持。研发、市场推广、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使初
创企业的资金消耗速度较快,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技术驱动型企业的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在实现商业化之前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市场扩张、供应链建设、品牌推广等环节,也需要外部资金支持。在早期阶段,企业主要依赖股权融资或政府补助维持运营,自我造血能力尚未建立,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相比之下,成熟企业往往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正向现金流,可以通过经营性收入维持日常运营。
(二)初创企业内生性融资困难
初创企业的资产结构、业务模式、信用水平、经营稳定性、现金流状况等区别于成熟企业的特点,使得初创企业面临内生性的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融资渠道不充足,尤其是企业融资的最核心组成部分银行贷款融资缺位
相较于成熟企业,初创企业的融资选择范围较为有限,主要以一级市场融资为主。银行贷款、供应链金融、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融资方式通常要求稳定的收入来源或可
抵押资产、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及经审计的多年信用记录,而初创企业在这些方面往往不具备条件。
初创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需要企业历史经营数据和资产状况作为风险评估体系的核心指标,而初创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经营记录,更缺乏可以抵押的资产,故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即使银行愿意放贷,也往往附加高额利率或严格的增信要求,例如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创始团队承担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