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科常见疾病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鼻部疾病分类
01
耳部常见疾病
03
咽喉相关病症
04
感染性疾病管理
05
诊疗技术应用
06
防治与康复
耳部常见疾病
01
分泌性中耳炎
定义与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状,发病原因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及免疫反应等有关。
临床表现
听力下降、耳痛、耳内闭塞感、耳鸣,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诊断方法
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声导抗测试、鼓膜穿刺检查等。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手术治疗(鼓膜穿刺、置管等)。
突发性耳聋
定义与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耳内压迫感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听觉过敏、耳周感觉异常等。
听力测试、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等,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早期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高压氧等),后期根据听力恢复情况采取相应的听力康复措施。
定义与病因
临床表现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染性炎症,常见病原体为细菌或真菌,多因耳道积水、掏耳损伤等引起。
耳痛、耳道分泌物、耳痒、听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耳周红肿、发热等全身症状。
外耳道炎
诊断方法
耳镜检查、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抗真菌药物等),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必要时进行耳道冲洗。
鼻部疾病分类
02
过敏性鼻炎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吸入或食入过敏原、环境因素等。
01
症状表现
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02
诊断方法
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及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03
治疗方法
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治疗等。
04
慢性鼻窦炎
6px
6px
6px
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腔异物等。
发病原因
结合症状、体征及鼻窦CT检查进行诊断。
诊断方法
鼻塞、流脓涕、头痛或局部疼痛、嗅觉减退等。
症状表现
01
03
02
药物治疗(抗生素、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手术治疗(鼻内窥镜手术等)。
治疗方法
04
鼻息肉形成机制
形成原因
息肉特点
症状表现
治疗方法
慢性炎症刺激、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等。
多双侧发病,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状。
鼻塞、嗅觉减退、流涕、头痛等,息肉增大可阻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难。
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定期随访,防止复发。
咽喉相关病症
03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
高热、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肿大并有黄白色分泌物。
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咽拭子培养)进行诊断。
卧床休息、抗生素治疗、局部用药(如漱口液、喉片)等。
急性扁桃体炎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烟酒刺激、环境污染等。
症状表现
咽部不适、异物感、咳嗽、咳痰,晨起刷牙时恶心干呕。
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症状表现及喉镜检查(如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局部用药(如喉片、涂抹剂)、中成药调理等。
慢性咽炎
声带小结诊断
发病原因
诊断方法
症状表现
治疗方法
长期用声不当、发声过度、上呼吸道感染等。
声音嘶哑、发音费力、音调改变,可伴有咽部异物感。
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前中部对称性小结,声带活动正常。
声带休息、发音训练、药物治疗(如雾化吸入、中成药),必要时手术治疗。
感染性疾病管理
04
病毒性鼻咽炎
病毒性鼻咽炎概述
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鼻咽部黏膜急性炎症,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
治疗方法
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多休息、多饮水、使用解热镇痛药等;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
细菌性中耳炎概述
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表现为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
细菌性中耳炎
0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咽鼓管途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呛水等。
02
治疗方法
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同时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等;如有鼓膜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03
预防措施
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挖耳;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感染蔓延至中耳。
04
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概述
由真菌引起的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常表现为耳痒、耳痛、流脓等症状。
02
04
03
01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