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技术.pptx
文件大小:3.9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2.91千字
文档摘要

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技术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评估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LS)高级气道与循环管理特殊急症处理流程多器官支持技术急救团队协作与质控

01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评估PART

生命体征预警指标呼吸频率及呼吸类型血压变化心率及节律体温异常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频率加快,可能出现浅快呼吸、深慢呼吸等异常呼吸类型。心率过快或过缓,以及心律不齐等异常节律,均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急危重症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异常升高或降低,均表明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疾病。高热或体温过低,常提示患者存在感染、休克等严重疾病。

病情分级分诊标准紧急程度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分为紧急、危重、普通等级别,确保优先处理危重患者。01病情类别根据患者主要病情进行分类,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以便针对性救治。02病情发展趋势评估患者病情发展趋势,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以及是否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03

危重评分系统应用根据患者年龄、慢性健康状况、生理指标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危重程度评分,预测患者死亡风险。APACHEII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SOFA评分主要用于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判断患者昏迷程度及脑损伤程度。用于评估器官功能衰竭程度,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02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LS)PART

评估患者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和心跳,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拨打急救电话。胸外按压确定按压部位,掌握正确按压深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通气。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注意吹气量和频率。心肺复苏操作规范

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清理呼吸道人工通气技巧开放气道方法监测生命体征使用手指或吸引器迅速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便于通气。使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气管导管等方式进行通气,确保通气有效。在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体外自动除颤仪(AED)使用AED的作用能够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在必要时进行电击除颤,帮助恢复正常心律。01AED的操作步骤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指示进行操作,包括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放电等步骤。02AED使用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无人接触患者;贴电极片时要紧密贴合皮肤,避免有金属物品干扰;放电时要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03与CPR的配合AED分析与放电过程中,应与CPR交替进行,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救治效果。04

03高级气道与循环管理PART

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指征气管插管技巧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机报警处理患者自主呼吸不足以维持正常氧合和通气,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调整患者头位,暴露声门,迅速插入并固定。根据患者情况设置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氧浓度等参数,确保机械通气有效。掌握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

需长时间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肠外营养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消毒、麻醉、穿刺、置管、固定,确保穿刺过程无菌、准确。根据患者的失水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合理选择晶体液、胶体液等复苏液体,制定合理的输液计划。深静脉穿刺与液体复苏深静脉穿刺指征深静脉穿刺部位穿刺操作流程液体复苏原则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种类药物应用方法药物应用指征药物副作用监测包括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等,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硝普钠等。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组织灌注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药物性质、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剂量和速度,确保药物效果最大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确保患者安全。

04特殊急症处理流程PART

快速止血,处理伤口,预防感染。紧急处理伤口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断患者是否存在休克,并评估休克的程度和类型。迅速评估伤情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应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创伤性休克救治要点

急性中毒解毒方案清除毒物应用解毒药物促进毒物排出支持治疗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清除患者身上的毒物。根据中毒类型,选用特异性解毒药物。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方法,促进毒物排出。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心肺骤停后综合管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适中,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药物治疗根据复苏情况,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复苏后处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治并发症。

05多器官支持技术PART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干预氧疗通过提高氧浓度,缓解患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