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定时器存储区
定时器概述
在SiemensS7-200系列PLC中,定时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用于控制和管理时间相关的任务。定时器可以用于延时启动、延时停止、定时中断等多种应用场景。S7-200系列PLC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定时器,包括TON(接通延时定时器)、TOF(断开延时定时器)和TP(脉冲定时器)。
定时器的基本结构
每个定时器都有一个定时器字(TimerWord),用于存储定时器的状态和时间数据。定时器字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定时器状态位(StatusBit):表示定时器是否已经完成计时。
定时器预设值(PresetValue):定时器的目标时间值。
定时器当前值(CurrentValue):定时器在运行过程中实际计时的时间值。
定时器时间基准(TimeBase):定时器的时间单位,可以是1毫秒、10毫秒或100毫秒。
定时器存储区
定时器存储区是PLC内存中的一段区域,用于存储定时器的相关数据。S7-200系列PLC的定时器存储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定时器状态位(T):用于存储定时器的状态,通常是布尔型变量。
定时器预设值(PT):用于存储定时器的预设时间值,通常是16位整数。
定时器当前值(ET):用于存储定时器的当前时间值,也是16位整数。
定时器时间基准(IN):用于指定定时器的时间基准,通常是输入位。
定时器存储区的地址分配
S7-200系列PLC的定时器存储区地址分配如下:
定时器状态位(T):地址范围为T0到T255。
定时器预设值(PT):地址范围为PT0到PT255。
定时器当前值(ET):地址范围为ET0到ET255。
定时器状态位
定时器状态位是一个布尔型变量,用于表示定时器是否已经完成计时。当定时器的当前值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定时器状态位会被置为1,否则为0。
定时器预设值
定时器预设值是一个16位整数,用于设置定时器的目标时间。预设值的单位由定时器的时间基准决定,可以是1毫秒、10毫秒或100毫秒。例如,如果设置预设值为1000,时间基准为10毫秒,则定时器将在10秒后完成计时。
定时器当前值
定时器当前值是一个16位整数,用于存储定时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计时时间。当前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或超过预设值。
定时器时间基准
定时器时间基准用于指定定时器的时间单位,可以是1毫秒、10毫秒或100毫秒。时间基准的选择会影响定时器的精度和最大计时范围。
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TON(接通延时定时器)
TON定时器用于在输入信号接通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启动输出。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输入信号(IN)接通时,定时器开始计时。
定时器的当前值(ET)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预设值(PT)。
当当前值(ET)达到或超过预设值(PT)时,定时器状态位(T)被置为1,输出信号(Q)接通。
例子:使用TON定时器
假设我们需要在输入信号接通后延迟5秒再启动输出信号。我们可以使用TON定时器来实现这个功能。
//定义定时器T0,时间基准为10毫秒
TONT0,PT=500,IN=I0.0,Q=Q0.0
//解释:
//T0:定时器编号
//PT=500:预设值,500*10毫秒=5秒
//IN=I0.0:输入信号,I0.0接通时开始计时
//Q=Q0.0:输出信号,T0计时完成后Q0.0接通
TOF(断开延时定时器)
TOF定时器用于在输入信号断开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关闭输出。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输入信号(IN)接通时,输出信号(Q)立即接通。
当输入信号(IN)断开时,定时器开始计时。
定时器的当前值(ET)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预设值(PT)。
当当前值(ET)达到或超过预设值(PT)时,定时器状态位(T)被置为0,输出信号(Q)断开。
例子:使用TOF定时器
假设我们需要在输入信号断开后延迟3秒再关闭输出信号。我们可以使用TOF定时器来实现这个功能。
//定义定时器T1,时间基准为10毫秒
TOFT1,PT=300,IN=I0.1,Q=Q0.1
//解释:
//T1:定时器编号
//PT=300:预设值,300*10毫秒=3秒
//IN=I0.1:输入信号,I0.1接通时输出立即接通
//Q=Q0.1:输出信号,T1计时完成后Q0.1断开
TP(脉冲定时器)
TP定时器用于在输入信号接通时产生一个固定时间的脉冲输出。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输入信号(IN)接通时,定时器开始计时。
定时器的当前值(ET)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预设值(PT)。
当当前值(ET)达到或超过预设值(PT)时,输出信号(Q)接通。
当输入信号(IN)断开时,输出信号(Q)立即断开。
例子:使用TP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