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修校专业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电能表的基本误差是指在()条件下测得的相对误差。
A.基准B.参比C.实际D.任意
答案:B。参比条件是指为测定电能表的基本误差而规定的一组工作条件,在参比条件下测得的相对误差就是基本误差。基准条件是一种理想的、用于校准标准的条件;实际条件是电能表实际运行的条件,可能与参比条件不同;任意条件过于宽泛,不能准确界定基本误差的测量条件。
2.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与()成正比。
A.电压B.电流C.电压和电流的乘积D.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答案:C。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矩公式为\(M=kUI\cos\varph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cos\varphi\)为功率因数,所以驱动力矩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3.电子式电能表的核心部件是()。
A.电压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计量芯片D.显示屏
答案:C。计量芯片是电子式电能表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的核心,它对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和计算,得出电能值。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将高电压、大电流转换为适合计量芯片处理的低电压、小电流信号;显示屏则是用于显示电能表的各种数据。
4.电能表的潜动是指()。
A.电能表在无负载情况下的缓慢转动
B.电能表在有负载情况下的快速转动
C.电能表在电压不稳定时的转动
D.电能表在电流不稳定时的转动
答案:A。潜动是指电能表在电压为额定值,电流回路无电流时,转盘仍然缓慢转动的现象。有负载情况下的转动是正常的计量转动;电压不稳定和电流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但不是潜动的定义。
5.对电能表进行修校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A.外观检查B.通电试验C.误差测试D.调整装置
答案:A。外观检查是修校电能表的第一步,通过检查电能表的外壳、封印、端子等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电能表的状况。通电试验、误差测试和调整装置都需要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6.感应式电能表的永久磁钢的作用是()。
A.产生驱动力矩B.产生制动力矩C.稳定电压D.稳定电流
答案:B。永久磁钢在感应式电能表中产生制动力矩,当转盘转动时,在永久磁钢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制动力矩,使转盘的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驱动力矩是由电压和电流产生的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的;永久磁钢与稳定电压和电流无关。
7.电子式电能表的脉冲输出接口输出的是()信号。
A.电压B.电流C.脉冲D.频率
答案:C。电子式电能表的脉冲输出接口输出的是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信号,通过对脉冲信号的计数可以实现电能的计量和传输。电压和电流是电能表测量的对象;频率是脉冲信号的一个参数,但不是输出的信号形式。
8.电能表的精度等级是根据()来划分的。
A.基本误差B.最大误差C.平均误差D.相对误差
答案:A。电能表的精度等级是根据其在参比条件下的基本误差来划分的,基本误差越小,精度等级越高。最大误差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偏差;平均误差是多次测量误差的平均值;相对误差是误差与被测量值的比值。
9.当电能表的电压回路断线时,电能表将()。
A.停转B.慢转C.快转D.正常转动
答案:A。电能表的计量原理是基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当电压回路断线时,电压为零,根据\(P=UI\cos\varphi\),功率为零,所以电能表将停转。
10.感应式电能表的转盘材料一般是()。
A.铜B.铝C.铁D.不锈钢
答案:B。感应式电能表的转盘材料一般是铝,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低的密度,能够在交变磁场中产生足够的感应电流,同时质量较轻,有利于减少转动的摩擦力和惯性,提高电能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11.电子式电能表的采样周期越短,()。
A.计量精度越低B.计量精度越高C.与计量精度无关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计量精度
答案:B。在电子式电能表中,采样周期越短,对电压和电流信号的采样就越频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信号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计量精度。
12.电能表的启动电流是指()。
A.电能表开始转动时的最小电流
B.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最小电流
C.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D.电能表额定电流的一半
答案:A。启动电流是指电能表开始连续转动时的最小电流值,它反映了电能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负载功率。正常工作时的最小电流一般大于启动电流;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其过载能力的指标;额定电流的一半与启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