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疾病诊疗体系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02
感染性疾病分类
03
泌尿系结石诊疗
04
肿瘤性疾病管理
05
排尿功能障碍
06
诊疗技术应用
01
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肾脏组织结构与代谢机制
01
肾脏组织结构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由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等组成,具有生成尿液、排泄废物和毒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
02
代谢机制
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等机制,实现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有用物质的保留,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输尿管蠕动与排泄功能
输尿管通过自身的蠕动和收缩,将肾脏生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是尿液排泄的重要通道。
输尿管蠕动
输尿管具有排泄功能,能将肾脏生成的尿液及时输送到膀胱,避免尿液在肾脏内积聚导致肾损伤。
排泄功能
01
02
膀胱储尿与排尿反射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和壁的厚度随尿液充盈程度而异。膀胱能够储存一定量的尿液,并在适当时候排出。
膀胱储尿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壁的感受器,引起排尿反射,实现尿液的排出。排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膀胱收缩和尿道松弛等多个环节。
排尿反射
02
感染性疾病分类
肾盂肾炎病理分型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坏死,患者常常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菌尿等症状。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病程较长,病变主要累及肾间质、肾小管和肾盏,可导致肾脏瘢痕形成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盂肾炎
膀胱炎临床表现分级
01
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灼烧感,尿道有疼痛,有时伴有尿急和尿频,严重时可有血尿或血块排出。
02
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较轻,但常伴有下腹部不适和疼痛。
尿道炎病原体鉴别
非特异性尿道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主要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发病后尿道有灼痛感,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01
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道口红肿、发痒及刺痛,排尿时疼痛明显,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02
03
泌尿系结石诊疗
钙盐结石
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等,是肾结石中最常见的成分,约占肾结石的80%以上。
尿酸结石
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常见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结石呈黄色或褐色。
感染性结石
由尿路感染引起的结石,主要成分为磷酸镁铵和磷酸钙,结石呈灰白色、松散状。
胱氨酸结石
由于先天性胱氨酸代谢异常导致,结石呈黄色、蜡样。
肾结石成分分析
输尿管梗阻定位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IVP)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尿路形态,确定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超声检查
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显示结石、积水等病变,但定位准确度受肠气干扰。
输尿管镜检查
直接观察输尿管内部情况,定位准确,但有一定创伤性。
CT尿路成像(CTU)
能清晰显示尿路结构和结石位置,对诊断复杂性输尿管梗阻有较高价值。
膀胱结石微创取石术
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TUL)
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利用超声或激光将结石击碎,然后取出结石碎块。
膀胱切开取石术
在膀胱切开一个小口,通过此口取出结石,适用于较大的膀胱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利用冲击波将结石击碎,然后让结石自行排出,适用于较小的膀胱结石。
腹腔镜下膀胱结石取石术
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利用腹腔镜器械将结石取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04
肿瘤性疾病管理
肾细胞癌分期标准
TNM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期,是肾细胞癌最常用的分期方法。
01
Robson分期系统
主要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对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2
其他分期方法
还有一些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基因表达等进行的分期方法,但临床应用较少。
03
膀胱肿瘤电切术式
其他电切术式
还有一些针对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膀胱肿瘤的电切术式,如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等。
03
适用于较大或有蒂的膀胱肿瘤,通过尿道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02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适用于表浅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01
前列腺癌PSA监测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
PSA检测的意义
PSA的正常值范围
PSA升高的意义
PSA的正常值范围因年龄、种族等因素而异,一般认为小于4.0ng/ml为正常。
PSA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但也可能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判断。
05
排尿功能障碍
严重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控制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