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急救处理方法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转运关键要点03医院接收流程04手术准备要求05再植手术步骤06术后监护管理01现场初步处理
01现场初步处理PART
断端止血与加压包扎用干净的绷带、布条或衣物在伤口上方扎紧,阻止血液流动。止血带止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减少血液渗出。加压包扎将伤肢抬高,以减缓血液流动,有助于止血。抬高伤肢
离断肢体清洁保存方法冷藏保存如条件允许,可将离断肢体放入冰桶或冷藏箱中,但应避免直接接触冰块,以防冻伤。03将包裹好的离断肢体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02干燥保存清洁处理用干净纱布或布料包裹离断肢体,避免污染。01
伤员体位管理与保暖措施体位管理确保伤员平躺,伤肢抬高,避免扭曲或受压。01保暖措施用毛毯或衣物覆盖伤员身体,避免失温。02避免震动避免伤员在转运过程中受到剧烈震动,以免加重伤势。03
02转运关键要点PART
断肢低温干燥保存规范使用冰袋或冰块,确保断肢处于低温环境,但不可直接接触冰块,以防冻伤。冷藏保存干燥处理避免污染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包裹断肢,避免液体直接接触。确保断肢不受尘土、污物等污染,保持清洁。
转运时间与温度控制断肢再植的成活率与时间密切相关,应尽快将伤员和断肢送往医院。尽快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断肢的温度,确保始终处于低温状态。温度监控
伤员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心率监测密切观察伤员的呼吸和心率,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01意识状态注意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02
03医院接收流程PART
血液循环状况检查断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包括动脉搏动、血液颜色、毛细血管充盈等。组织损伤程度评估断肢的皮肤、肌肉、骨骼、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程度。断肢保存时间了解断肢的保存方式和时间,评估再植的可行性。再植可能性根据损伤程度和断肢情况,评估再植的可能性及手术方案。断肢活力评估标准
伤员全身状态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全身状况评估实验室检查伤口处理检查伤员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生命体征平稳。检查伤员是否有其他合并伤或潜在疾病,如骨折、休克等。进行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为手术做好准备。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包扎等处理,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术前抗生素应用原则预防感染术前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感染。选择抗生素种类根据伤口情况和可能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用药时间和剂量按照抗生素的使用规范,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剂量,确保抗生素的有效性。术前准备术前还需进行药敏试验、备皮、备血等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4手术准备要求PART
显微器械消毒流程器械清洗消毒方法消毒液选择冲洗与干燥手术前需将显微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血渍、组织残留等污染物。采用高效的消毒液,如戊二醛、酒精等,确保消毒效果。将显微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并保证所有表面充分接触,时间通常为10分钟以上。用无菌水冲洗残留的消毒液,然后自然干燥或用无菌风吹干。
血管吻合材料选择选用无损伤、弹性好、组织相容性佳的缝线,如尼龙线、聚丙烯线等。缝线选择根据血管直径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血管吻合器,如端端吻合器、侧侧吻合器等。吻合器选择备好止血材料、敷料、抗生素等,以备术中使用。其他材料
多学科团队协作分工显微外科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其他辅助人员负责显微镜下的血管吻合操作,确保吻合的精确性。负责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负责手术器械的传递、消毒和手术野的保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如设备维护人员、药剂师等,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提供必要的支持。
05再植手术步骤PART
骨骼稳定性重建清理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污染物和异物,显露骨折端。01骨折复位将断肢的骨骼与正常肢体相应部位的骨骼对齐,恢复骨骼的连续性。02内固定使用钢针、钢板、螺丝钉等内固定器材,固定骨折部位,确保骨骼的稳定性。03外固定用石膏、夹板等器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保护伤口并维持骨骼的稳定。04
动脉静脉吻合顺序动脉吻合首先找到断肢的主要动脉,与正常肢体的动脉进行端端吻合或旁路吻合,恢复血液供应。静脉吻合在动脉吻合后,进行静脉吻合,将断肢的静脉与正常肢体的静脉相连,建立血液回流。毛细血管吻合在动脉和静脉吻合后,还需进行毛细血管吻合,以促进再植肢体的血液循环。
神经肌腱修复优先级肌肉修复在神经和肌腱修复后,还需进行肌肉修复,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使再植肢体能够正常活动。03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组织,对肢体运动功能至关重要,也需要在再植手术中尽早修复。02肌腱修复神经修复神经是控制肢体活动和感觉的重要组织,因此神经修复在再植手术中优先级较高,需尽早进行。01
06术后监护管理PART
观察再植肢体皮肤颜色是否红润,皮温是否与其他部位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