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骨折病人急救护理常规.pptx
文件大小:3.5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17千字
文档摘要

骨折病人急救护理常规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临时固定方法03安全搬运策略04疼痛与休克处理05并发症预防措施06转运与交接规范01现场初步评估

01现场初步评估PART

迅速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排除危险因素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二次伤害的物体或环境,如倒塌的建筑、交通道路、玻璃碎片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患者进一步受伤。确保救援者自身安全在救援前,救援者需先评估自己的安全,确保不会因救援而受伤。环境安全确认要点

生命体征快速筛查呼吸、心率监测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率,判断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如有异常立即进行急救。01意识状态判断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昏迷或清醒,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02体温测量评估患者的体温,过低或过高的体温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03

骨折部位初步判断关节脱位判断检查关节是否脱位或异常活动,如有异常需及时复位并进行固定。03询问患者疼痛部位,并轻轻触摸和检查,确定骨折的具体位置和程度。02触摸和检查疼痛部位观察畸形和异常活动检查患者受伤部位是否出现畸形或异常活动,以判断是否有骨折。01

02临时固定方法PART

夹板固定材料选择选择具有适当宽度和厚度的夹板,以适应伤肢的形状和固定需求。夹板用于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增加摩擦力,防止夹板滑动。纱布用于将夹板固定在伤肢上,保持伤肢的稳定性。绷带

固定部位保护原则在固定前,先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如清洗、消毒等,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避免感染。保护伤口避免过度紧绷抬高伤肢在固定时,要避免绷带或夹板过紧,以免造成肢体缺血或神经受压。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制动原则制动应在关节上下两端进行,避免单独固定关节,以免造成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关节制动操作规范固定范围固定的范围应包括受伤部位的上下关节,以确保受伤部位的稳定性。观察调整固定后应定期观察伤肢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

03安全搬运策略PART

仰卧位在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身体稳定性,避免二次损伤。稳定性原则疼痛缓解搬运时尽量减轻患者疼痛,可适当垫高受伤部位。适用于身体无固定部位骨折的患者,可减少骨折部位移动和疼痛。体位保持基本原则

多人协作搬运技巧统一指挥多人搬运时需有一人统一指挥,确保动作协调一致。01分工明确搬运时每个人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如固定头部、托起躯干等。02轻柔迅速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拖、拉、拽等动作。03

担架使用注意事项保暖措施在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受凉。03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避免移动和摇晃,确保安全。02担架固定担架选择根据患者体型和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担架,如脊柱骨折患者应使用硬板担架。01

04疼痛与休克处理PART

药物镇痛实施条件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评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疼痛程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剂量。药物选择与剂量给药后需密切监测病人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镇痛效果监测

冰敷应用操作步骤冰敷部位确定冰敷材料选择冰敷操作方法冰敷注意事项根据骨折部位,确定冰敷的具体部位。选择柔软、清洁、干燥的冰敷材料,如冰袋或冰毛巾。将冰敷材料放置于骨折部位,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每间隔2-3小时冰敷一次。冰敷时避免冻伤,同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局部情况。

休克体位将病人置于平卧位,下肢抬高约20-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保暖措施注意病人的保暖,避免受寒。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抗休克体位调整

05并发症预防措施PART

血液循环监测方法监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轻轻按压病人指甲,放松后观察其恢复红润的时间,正常应小于2秒。监测肢体远端脉搏观察肤色和温度变化比较病人双侧肢体脉搏的强弱和节律,以判断血液循环是否受阻。比较病人双侧肢体的肤色和温度,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123

皮肤压疮预防要点定时翻身定期翻身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轻局部长期受压。0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病人的排泄物和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受潮。02使用压疮预防用具如气垫床、压疮垫等,可有效降低皮肤受压程度。03

神经功能观察指标监测神经传导功能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了解神经传导功能是否正常。03观察病人肢体活动是否灵活,有无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等现象。02观察运动功能观察感觉功能询问病人是否有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检查病人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01

06转运与交接规范PART

医疗记录同步要求交接病人的病历、影像学资料、急救过程及目前病情。交接内容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急救用药及效果。记录要求交接双方签字确认,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签字确认

接收单位沟通重点详细沟通病人的病史、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