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康复治疗士考试试题2025年(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残疾人
B.慢性病患者
C.急性病患者
D.老年人
答案:C。康复治疗主要针对有功能障碍的人群,如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急性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才会进行康复治疗,一般不是主要的康复治疗对象。
2.以下哪种不属于运动疗法()
A.关节活动度训练
B.肌力训练
C.按摩
D.平衡训练
答案:C。按摩属于手法治疗,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都属于运动疗法的范畴。
3.正常成人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是()
A.0°~90°
B.0°~120°
C.0°~135°
D.0°~180°
答案:C。正常成人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一般是0°(伸直)到135°(屈曲)。
4.进行肌力训练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超负荷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集中训练原则
D.针对性原则
答案:C。肌力训练的原则包括超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等,集中训练并不是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5.以下哪种属于物理因子治疗()
A.针灸
B.推拿
C.紫外线疗法
D.牵引
答案:C。紫外线疗法属于物理因子治疗中的光疗法,针灸、推拿属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牵引属于运动疗法。
6.下列关于康复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B.康复评定只在治疗前进行
C.康复评定可以判断康复治疗效果
D.康复评定可发现患者的功能障碍
答案:B。康复评定应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不仅仅在治疗前进行,治疗中、治疗后也需要进行评定,以调整治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
7.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一般顺序是()
A.上肢先于下肢,大关节先于小关节
B.下肢先于上肢,大关节先于小关节
C.上肢先于下肢,小关节先于大关节
D.下肢先于上肢,小关节先于大关节
答案:A。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一般是上肢先于下肢,大关节先于小关节。
8.平衡训练的顺序一般是()
A.坐位平衡→立位平衡→爬行平衡
B.立位平衡→坐位平衡→爬行平衡
C.爬行平衡→坐位平衡→立位平衡
D.坐位平衡→爬行平衡→立位平衡
答案:D。平衡训练的顺序通常是先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然后是爬行平衡训练,最后是立位平衡训练。
9.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牵引治疗()
A.颈椎病
B.腰椎间盘突出症
C.脊柱结核
D.腰椎小关节紊乱
答案:C。脊柱结核患者由于脊柱骨质被破坏,牵引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适合进行牵引治疗。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情况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牵引治疗。
10.康复治疗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包括()
A.支持性心理治疗
B.认知行为疗法
C.药物治疗
D.放松训练
答案:C。药物治疗不属于心理治疗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都属于康复治疗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11.人体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系统不包括()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无氧酵解系统
答案:D。人体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系统包括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无氧酵解系统表述不准确,通常包含在乳酸能系统中。
12.下列关于康复治疗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康复治疗目标越高越好
B.康复治疗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
C.康复治疗目标只需考虑患者的身体功能
D.康复治疗目标不需要与患者沟通
答案:B。康复治疗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并且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
13.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中,Ⅲ级手法的特点是()
A.大幅度、低速度的来回松动
B.小幅度、低速度的来回松动
C.大幅度、高速度的来回松动
D.小幅度、高速度的来回松动
答案:A。关节松动术的Ⅲ级手法是大幅度、低速度的来回松动,用于治疗疼痛伴有关节僵硬。
14.下列哪项不是吞咽障碍的表现()
A.进食时呛咳
B.流涎
C.吞咽时间延长
D.食欲减退
答案:D。进食时呛咳、流涎、吞咽时间延长都是吞咽障碍的表现,食欲减退不一定是吞咽障碍导致的。
15.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时间一般是()
A.发病后1周内
B.发病后2周内
C.发病后3周内
D.发病后4周内
答案:A。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应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6.下列关于呼吸训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呼吸功能
B.腹式呼吸训练是呼吸训练的一种
C.呼吸训练只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