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和作用机制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3.了解其他常用药的特点学习目标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药物分类(一)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四类: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等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等3、吡唑酮类:羟基保泰松等4、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二)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塞来昔康、罗非昔布、尼美舒利等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作用机制前列腺素(PG)生物合成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COX)减少不良反应抑制环氧酶-2治疗作用抑制环氧酶-1产生产生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解热作用作用机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酶降温特点:能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但对正常人体温几无影响。药物作用机制降温特点临床意义阿司匹林抑制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酶发热的体温降到正常用于发热氯丙嗪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发热或正常体温降至正常以下(配合物理降温)用于人工冬眠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作用的比较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磷脂不饱和脂肪酸PG温度调节细胞发热细菌毒素中性粒细胞内热原解热镇药痛PG合成酶抑制体温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解热作用机制演示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镇痛作用作用机制:抑制外周炎症部位PG合成酶作用特点:对慢性、中度钝痛效果好,对创伤性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阿司匹林与哌替啶镇痛特点比较表药物作用特点镇痛作用机制和部位成瘾性阿司匹林慢性、中度钝痛效果好创伤性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抑制PG合成酶镇痛作用部位在外周炎症部位无哌替啶对急性锐痛及慢性钝痛均有效激动阿片受体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有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局部产生和释放解热镇痛药组织损伤或发炎致痛化学物质(PG等)疼痛抑制PG合成减轻或消失镇痛作用机制演示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抗炎抗风湿作用特点:只缓解症状,不能根治免疫反应致炎化学物质(PG等)局部产生和释放红肿热痛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炎症缓解抗炎抗风湿作用机制演示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作用和用途】1.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1)有较强的解热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三、常见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aspirin)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较强的镇痛作用,用于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等慢性钝痛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大剂量(每日3~4g)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适用于急性风湿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急性风湿热的鉴别诊断。阿司匹林目前仍为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疗的首选药。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第1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抑制血栓形成小剂量:阿司匹林即能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显著减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而防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能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PGI2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其合成减少可能促进血栓形成。第1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用途: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防止血栓形成,以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第1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胃肠道反应1)饭后服药2)同服抗酸药3)用肠溶制剂2、凝血障碍1)维生素K可以预防。2)用药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