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麻醉手术病人护理查房.pptx
文件大小:1.8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09千字
文档摘要

麻醉手术病人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06

多学科协作机制

目录

01

术前护理要点

02

术中监测规范

03

术后复苏室管理

04

重点并发症防控

05

护理记录规范

01

术前护理要点

麻醉前综合访视内容

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手术史、过敏史等。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焦虑程度,给予心理疏导。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及可能的副作用,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麻醉方案沟通与解释

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以及术前用药的注意事项。

术前宣教

风险评估与ASA分级

6px

6px

6px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综合评估患者手术风险。

风险评估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并发症预防

根据患者全身状况,按照ASA分级标准进行分类,以评估麻醉风险。

ASA分级

01

03

0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确保麻醉效果及患者安全。

麻醉药物选择

04

术前禁食及药物准备

术前禁食

术前用药

胃肠准备

手术室交接

按照医嘱要求患者术前禁食,以降低麻醉风险,减少术中呕吐。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镇静药等药物,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和手术风险。

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需进行胃肠道准备,如灌肠、胃管引流等。

术前将患者送至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手术器械等。

02

术中监测规范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指标

血压监测

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确保血压平稳。

01

心率监测

连续监测心率,注意心率过快、过缓或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

02

呼吸监测

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

03

体温监测

维持适宜的体温,避免低体温或高热,监测肛温、鼻咽温等。

04

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等,需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需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加快输液、应用升压药或降压药等。

麻醉药物过量或中毒、神经损伤等,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等。

对麻醉药物或消毒液等过敏,需立即停药并应用抗过敏药物。

麻醉并发症早期识别

呼吸并发症

循环并发症

神经并发症

过敏反应

根据手术需求,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确保患者舒适、安全,同时便于医生操作。

体位摆放

适当约束患者肢体,避免坠床或污染手术区域,同时确保约束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肢体约束

在关节、骨隆突等受力部位放置软垫或凝胶垫,避免局部受压,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受力部位保护

01

03

02

手术体位安全管理

对于长时间手术或俯卧位手术,需用胶布粘贴眼睑,防止眼球受压和角膜干燥。

眼部保护

04

03

术后复苏室管理

麻醉苏醒阶段评估标准

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疼痛评估

呼吸道通畅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定向力、思维能力等,确保患者完全苏醒。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确保患者舒适。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误吸和窒息。

患者基本信息

交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等基本信息。

生命体征

交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伤口情况

交接患者手术伤口情况,包括伤口大小、有无渗血、感染等。

管道护理

交接患者体内各种管道,如静脉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等,确保管道通畅、固定牢靠。

转入病房交接要点

PACU常见并发症处置

呼吸抑制

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应立即抬高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或辅助呼吸。

血压异常

对于血压过高或过低的患者,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降压或升压药物,确保血压平稳。

心律失常

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变化,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寒战与高热

对于出现寒战或高热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室温,给予保暖或降温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04

重点并发症防控

呼吸循环系统风险处置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循环系统稳定

呼吸管理

应急处理

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血压和呼吸监测,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防止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如气管插管、呼吸机、心血管活性药物等,以备不时之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干预

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评估,识别高危人群。

术前评估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过度应激和缺氧,以及体温过低或过高。

术中管理

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认知障碍。

术后监测

给予促进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