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简易呼吸器处理.pptx
文件大小:3.7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59千字
文档摘要

简易呼吸器处理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结构功能解析

01

设备基础概述

03

标准操作流程

04

消毒与维护规范

05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06

培训与管理要求

设备基础概述

01

简易呼吸器定义

简易呼吸器的别名

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球、气囊、皮球等。

01

简易呼吸器的用途

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及需人工呼吸急救的场合。

02

简易呼吸器的特点

具有使用方便、痛苦轻、并发症少、便于携带、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的特点。

03

面罩

用于覆盖患者口鼻,防止气体泄漏。

单向阀

保证气体单向流动,防止气体逆流。

球体

用于压缩产生正压,驱动气体进入患者肺内。

氧气接口

可与氧气供应装置连接,为患者提供高浓度氧气。

01

02

03

04

储气袋

储存氧气,保证球体压缩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气流。

05

主要组件构成

应用场景分类

窒息

呼吸困难

心跳骤停

麻醉诱导和苏醒

患者呼吸道被异物堵塞,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或中枢神经受损,导致呼吸困难。

患者心脏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麻醉前后及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辅助呼吸。

结构功能解析

02

气囊压力控制原理

通过压力控制阀门调节气囊压力,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压力控制阀门

配备压力表或指示灯,实时显示气囊压力状态,便于操作者掌握。

指示装置

采用高强度、耐磨损、弹性好的材料制成,确保气囊在不同压力下都能正常工作。

气囊材料

面罩适配性要求

面罩材质

选用柔软、舒适、透气的材料,确保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避免漏气。

01

面罩形状

根据人体面部轮廓设计,使面罩与患者面部更加贴合,提高通气效果。

02

固定方式

采用弹性固定带或魔术贴等固定方式,使面罩在急救过程中不易脱落。

03

单向阀门作用机制

阀门材料

采用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制成,确保单向阀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03

确保气囊在放松时能够迅速排出废气,避免气囊过度膨胀造成通气阻力。

02

单向出气阀门

单向进气阀门

保证气囊在挤压时只能将气体送入患者肺部,防止呼气时气体逆流回气囊。

01

标准操作流程

03

预处理检查步骤

检查简易呼吸器的完整性

确保各部件连接紧密,无破损或漏气现象。

02

04

03

01

检查单向阀门

确保单向阀门正常工作,避免氧气逆流。

检查氧气供应

如有氧气供应,需确认氧气源充足,并连接氧气供应管道。

检查面罩和气囊

确保面罩大小合适,气囊无漏气现象。

正确组装与连接

将面罩紧密连接于气囊上,确保无漏气。

连接面罩与气囊

将单向阀门正确连接于气囊上,并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密。

连接单向阀门与气囊

如有氧气供应,将氧气供应管道连接于简易呼吸器上,并确认连接处紧密。

连接氧气供应管道(如有)

组装完成后再次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确认无误后准备使用。

组装后检查

使用频率控制要点

呼吸频率

呼吸比例

呼吸时间

氧气流量

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调整呼吸频率,通常成人每分钟12-20次,儿童每分钟20-30次。

每次挤压气囊时,应使胸廓隆起,并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情况,确保呼吸比例适当。

每次挤压气囊的时间应持续1秒左右,使气体充分进入患者肺部。

如有氧气供应,应根据患者的氧气需求调整氧气流量,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

消毒与维护规范

04

拆卸后消毒方法

消毒溶液选择

根据消毒溶液使用指南,选择适合呼吸器材质的消毒液,如医用酒精、双氧水等。

拆卸步骤

按照呼吸器说明书或专业指导,将呼吸器拆分成各个部件,确保消毒液能够充分接触到每个部件。

浸泡与清洗

将拆卸后的部件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确保部件表面和内部得到充分消毒;对于不能浸泡的部件,可用沾有消毒液的湿布擦拭。

清洗后处理

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将部件冲洗干净,确保无消毒液残留。

部件清单

对照呼吸器说明书或部件清单,逐一检查所有部件是否齐全,包括气囊、面罩、单向阀门、氧气接口等。

部件完整性检查

部件状态

检查部件是否出现老化、变形、磨损或损坏,如有问题需及时更换。

密封性测试

将所有部件组装后,进行密封性测试,确保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气现象。

干燥存放条件

存放环境

选择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和灰尘的环境存放呼吸器。

悬挂晾干

存放容器

将清洗后的呼吸器部件悬挂在干燥通风处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和热源。

将晾干后的呼吸器放入专用存放容器内,容器内可放置干燥剂,以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保持呼吸器的干燥状态。

1

2

3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05

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适应症

窒息、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情况,如心肺复苏等急救场合。

02

禁忌症

中等以上程度气胸、大量胸腔积液、肺大泡、胸壁开放性损伤等。

患者体位配合要求

一般采取平卧位,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

患者体位

配合呼吸节奏进行通气,避免过度通气或通